评论网特邀嘉宾 发表于 2020-2-29 10:41:31

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随笔(一)

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随笔(一)





导读:

  一般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动应该交由市场去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的静态与动态效率方面都优于政府;尽管存在着市场失灵,但它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会更好,只有当政府干预的外部性——政府失灵的净损失不超过市场失灵的净损失时,政府干预才是必要的、合理的。

全文约 2497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正文:

  一般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动应该交由市场去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的静态与动态效率方面都优于政府;尽管存在着市场失灵,但它并不意味着政府干预会更好,只有当政府干预的外部性——政府失灵的净损失不超过市场失灵的净损失时,政府干预才是必要的、合理的。

  宪政经济学划分了政府与市场的楚河汉界,政府只能在限制垄断、解决外部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方面有所作为,同时政府即使在这些领域也应优先考虑市场化、宪政化、社会自治化的合理性。

  宪政制度与市场制度是互补性的制度安排,宪法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公正、透明和权威的宪法规则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的游戏规则,或者说宪政市场经济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潮流。

  可以预言,建设宪政市场经济必将成为中国改革的潮流!

  通过宪法来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保护私人产权,仍然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从清理立法违宪、文件违宪、领导人讲话违宪、开展违宪审查做起,改革以审批和管制为主导的政府管理模式,实现宪法之下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互补,才能解决转型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

image/20200229/96cf386a7908bfe2ec83593823e39483.jpeg

  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国有垄断、特权利益、腐败、贫富分化、产权保护,其实都是市场化进程中内生出的对宪政秩序的要求,改革已由资源配置层面深化到权利配置层面。

  实行宪政市场经济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最大共识。 现代化是宪政化和市场化的统一。中国模式在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苏联模式,与宪政化相差甚远,在经济领域也仅有商品领域的市场化,资源领域大多没有市场化。

  中国模式面临的问题是:宪法只是在名义上的最高法律规范,宪法的“元规则”地位早已被动摇;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立法权,宪法无法约束行政部门的权力扩张;宪法不是纳什均衡的宪法,它脱离实际,无人遵守。

  当一国宪法不是纳什均衡时,它就不会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它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游戏规则,而纳什均衡的宪法才是宪政意义上的宪法。

  一种制度安排要有效率,必须是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不会存在(在多人参与的博弈中,没有任何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

  制度经济学特别是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宪政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使得产权与权利问题成为经济学分析的焦点、政治制度结构成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交易费用实际上是制度成本。

  在政治市场中活跃的角色有政治家、政客、选民与政治集团等,他们的交易对象是公共政策与公共产品,而在经济市场中活跃的市场单位则是生产者、分配者、消费者、财团、金融大鳄等等,他们交易的对象是商品或衍生品,政治市场中的选票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货币,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

  布坎南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割裂的研究方法,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显然,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在经济市场是自利的,而在政治市场是利他的,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善恶二元论”是无法成立的。

【弱势群体经济学随笔】

  中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建立农村房屋强制保险制度,保险费率很低,但一旦发生重大灾难、房屋倒塌的时候,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发达国家财政对于涉农保险都有巨额补贴。中国因为政府财政不愿补贴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就不愿开展农业农村保险,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农业保险、农村保险就不断萎缩。当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时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祸根其实在于政府不愿补贴农业保险农村保险!

image/20200229/77c1bd6377ea08133f752b1d20cc66ea.jpeg

  中国改革的思路:在财富存量与财富增量上入手改善民生。在财富存量上入手改善民生:扩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份额,建立阳光财政、民生财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财富增量上入手改善民生:确保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民生事业;降低创业门槛,创造增收机会,盘活土地和金融,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经济和民生的最大问题是财政支出不公开、不透明、财政预算不详细、预算没有受到各级人大的有效审查和监督、财政支出结构极其不合理、不科学。

  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财富,只有土地资本化、财富化,农民才能富裕;农村集体土地应当享有开发建设权,不需要被征收成为“国有土地”, 地方政府从中挣足了,才能开发建设;小产权房应当逐渐合法化。可以借鉴台湾“土地增值归公”的经验,农民的土地转为非农用途时一半土地上缴、剩下土地买卖缴纳60%的税。

  中国亟需从特权型市场经济走向共享型市场经济。共享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公平、均衡与普惠。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它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进步;共享型市场经济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产权共有、股份共享、社会分红;强调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普遍占有、平衡发展。

  建议打破金融垄断、废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改革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扩大私人银行试点,将规范的地下钱庄合法化,进一步发展股份制银行、股份合作性质的企业,发展企业债券,允许企业自主集资融资。

  建议废止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废除或修改最近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扶持民营企业;设定国有企业边界,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遏制国企官场化,取消国企行政级别;实行国企的全民持股、全民分红,加大国有企业上缴特别收益金的比例。

  土地改革是目前中国改革的关键,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或完整的土地产权是农民致富的突破口。实行土地的“四化”——私有化、资本化、规模化、合作化,允许土地的买卖、出租、入股、抵押贷款,才能解决农村困境。

  建议实行阳光财政制度。改革人民代表选举制度,促使人民代表大会认真监督预算、决算和支出状况;严格执行预算法,追究超预算开支、非预算开支、改变预算开支项目的责任;逐步取消预算外、制度外的收费;向社会公布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的收入与支出的详情直至每一项采购、开支的情况,接受民众的监督。

  只是直接贸易中国超过美国,美国通过输出资本、在第三国开设工厂、从第三国输出商品的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2~3倍,中国的贸易总量(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实际上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小部分!(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随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