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就算“Google返华”成真了,恐难掀起多大风浪
印象中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Google返华”的消息。8月2日,这一幕再度上演,有消息称,Google计划在国内推出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搜索引擎。消息甫出,又是一大帮媒体纷纷转载和评议,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因为,Google返回中国的事儿基本上成“月经贴”了,一段时间就会死灰复燃,被彻底玩成了互联网上的段子。果然,这则消息的温度还没过一天时间,就被当众啪啪打脸了。相关部门回应,有关Google或重返中国的传闻并不属实。而面对这样的消息,吃瓜群众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再退一步讲,就算Google真回中国了,时隔8年了,中国市场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恐怕也很难掀起多大的风浪。
狼来了式的营销炒作可休矣
其实,Google返华更像是图腾一样的存在,只是很多意淫人士心里的期待,看起来很美罢了。我们只要打开搜索引擎检索一下就能看到,类似“狼来了”的消息和话题讨论相当“常态”,动不动就有人喊一嗓子,既有“自欺欺人”的成分在,同时又脱不开营销炒作的嫌疑。
今天这个消息来自于海外媒体,据Intercept报道称,Google计划在中国推出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搜索引擎,来源是一份Google的内部文件以及相关知情人士。据称,Google团队开发了一个订制版的安卓app,有两个分别名为“Maotai”和“Longfei”的版本,最终版本会在6个月后上线。
乍一看,貌似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像一回事,对于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来说,很容易引发联想。但实际上对这个领域稍微熟悉的圈内人来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心里估计连一丝涟漪都不会泛起来。
我们这里可以简单罗列一下:
去年9月,有外媒报道,Google Play 应用商店在国内部分地区已经能够打开,Google Play 重返中国在即。同样是去年2月,来自外媒 The Information 的消息称,网易或与Google成立合资公司,运营 Google Play 的中国版平台,一时间引发热议,但是双方对此都保持沉默,没有任何回应。
更早前的2016年,某位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认为,那一年,Google肯定会回到中国市场。他们的逻辑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却和Google服务没有关系,这是不可思议的。而Google高层也曾经暗示,没有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是不完整的。
除了各式渠道放出来的烟雾弹外,媒体们更是热衷于炒作这些小道消息。打开搜索引擎检索“谷歌,回归中国”的关键词,就能看到一大波的标题,比如《为了曲线回归中国市场,谷歌推出了微信小游戏》、《谷歌5.5亿美元投资京东,被指借道回归中国》、《听到这个消息,你还盼望谷歌回归中国?》,一大批蹭话题的文章,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只是媒体加的戏而已。
于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Google返华“的消息此起彼伏。只不过,一次次被证实只是传言。归根结底,人们只是忘不了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那段历史罢了。
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这是道伪命题!
其实,稍微动动脑子便能发现,“Google返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就算Google这只狼真的来了,恐怕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谈到Google返华,很多人习惯穿越到8年前的搜索引擎市场,去重温那时谷歌的伟大。但如今,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早已经格局确立,哪怕是搜狗、360等搜索同行,也没有兴趣继续围绕着搜索份额的数字打嘴仗,因为没有意义了。同理,对于这样一个终局的市场,Google搜索真的回归中国了,也无力回天,改变了不了局面。
此外,经过了8年时间的砥砺,搜索引擎在应用模式和服务形态上,已经经过了数个版本的迭代升级,从8年前的搜索信息、新闻进化成了集信息流、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平台,俨然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而且这个生态体越来越体现出了本地化、AI化、应用纵深化的趋势。试想,中间断层了8年的外来和尚Google,能补上这堂课吗?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一些专业机构也给出了判断。德意志银行分析师Lloyd Walmsley发表了观点,他对Google搜索返华持怀疑态度,因为百度已经建立起了高质的内容,构建了上下游打通的服务生态,这是难以复制的;Morgan Stanley给出了同样的结论:即使Google回归中国了,对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没有本地化数据的积累,无米之炊是没有胜算的。
二是很多人可能忽视了一个细节,天天喊着Google来中国,其实,除了搜索引擎业务没在国内开通外,Google的声音一直在中国市场上若隐若现。某种程度上讲,Google自2017年就已经加大了中国市场的投入,并在AI技术、云服务、广告服务等领域暗流涌动。只不过因为经营惨淡,没引发更多人的注意罢了。
这也印证了一点,Google的伟大只不过停留在人们心里而已,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拿人工智能来说,2017年是Google AI在中国的落地年,相信很多人对“柯洁和AlphaGo的人机大战终极版”有深刻印象,刷了一波满满的存在感;8月,Google AI引擎TensorFlow中国站正式启动;12月份,Google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在中国成立人工智能中心,该中心由全球知名AI科学家李飞飞和 Google Cloud 研发负责人李佳博士共同领导,尤其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Google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李飞飞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的炒作和贴标签的运动;今年7月,一款“猜画小歌”的小游戏火了,同样打着Google AI的旗号。是不是发现,Google越来越会营销了?
但如果真从技术和市场地位上衡量的话,在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以及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云计算领域,Google在中国市场折腾了一年多,基本上毫无建树,落地应用更是寥寥无几,反而更像是一个处处给自己加戏表演的小丑,博得用户们的眼球罢了。
况且,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AI领头羊,早已不是8年前懵懂的小弟,动辄都砸进去了上百亿元的研发资金,技术能力和实力今非昔比,更在垂直细分的行业应用上可圈可点,这些却是简单的技术移植所不能完成的。
而在云服务这个战场上,Google cloud同样表现不理想,地位只能说是打酱油的角色。话说回来,哪怕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亚马逊AWS,在中国市场不一样被阿里云、腾讯云远远甩开很大距离吗?
中美较量让美科技企业难有作为
事实上,不仅仅是Google在中国的日子不好过,美国科技、互联网企业中,除了苹果、微软的中国业务说得过去外,大都没有摆脱在中国市场败北的结局,Google、高朋、雅虎、LinkedIn等皆如此。如果拉长20年的周期来看,这样的例子,几乎可以拉出长长的一串名单。
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之前老生常谈的水土不服、中国市场话语权不大、管理和运营效率低、对本地用户需求不了解等因素,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些是外资企业的通病,是他们做好中国市场的绊脚石,短期内很难解决和改善。
即便不考虑这层因素,拿当下的中国市场来说,竞争的门槛已经比几年前高了很多,外资企业的优势已不再,而劣势和短板却越发的明显。美国互联网企业最强的是前沿技术,但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竞争阶段已经到了“后半场”,前半场的用户争夺战已经结束,与外资企业无缘,后半场会考量参与者对中国生活服务、行业应用、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的改造能力,以及产业链的协同和调动能力,这就更不是谷歌、Facebook的菜了。
还有关键的一点,当前,中美两个大国的较量和紧张局面,会是一场持久战。政策趋紧会影响企业在各自市场的开放度,就像美国针对中兴发布禁售令,差点让中兴陨落一样,中国对美国互联网企业保持谨慎的态度,同样合乎情理。而且这是一道天堑,恐怕Google、Facebook等都绕不开。
凑巧的是,前两天有消息称,Facebook已经落户中国,还在杭州成立了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消息一曝光,蓝色光标、迅游科技、围海股份、中昌数据、安洁科技、中青宝等一大帮的Facebook概念股跟着涨停了。结果没过多久,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证券日报》查阅“企查查”发现,Facebook在华设立的子公司脸书科技(杭州)公司的状态已悄然变成了“撤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均查不到该公司。这就有些蹊跷了,很难让人不考虑到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的背景。
总体来说,每一次Google返华的传言都是一场闹剧,最终都没有兑现,而即便成真了,世易时移,Google如何在中国市场立足,也会是一个难题。所以,那些跟着起哄的群众们可以歇歇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