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陌生人的温暖对“轻生者”为何于事无补?
有媒体报道,2018年9月4日午间,在峨眉山景区金顶“瑞吉山石”处,一女子(李某某,21岁)不顾他(她)人劝阻跳崖,被找到时已无生命迹象。对于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快触发社交媒体的关注。但是,面对“轻生者”,几乎是“一边倒的哀叹”。坦白讲,类似的“轻生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个,对于处在舆论洪流中的人们,似乎早已免疫。“轻生者”自杀“成功或者不成功”,终究只能自己承受,而相对于外围舆论的“探讨和追问”,终将显得“很疏离”。
是的,21岁的李某某在跳崖之际,听到崖边“很温暖”的呼喊,但这份“温暖”,毕竟不是“近处的温暖”,而是“突发的施予”。所以,她还是毅然决然,选择离开人间。我们相信崖边大声呼喊“回来”的人们,都应该是真诚的,但还是于事无补。
“轻生者”的世界观肯定是悲观的,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但要想治愈“轻生者”,最重要的还是“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而对于陌生人投来的温暖,即便当时会“热泪盈眶”,“触发感动”。但是,“心底的灰暗”终将难以被彻底照亮。
于是,大凡决定“轻生的人”,对于陌生人的劝阻几乎是不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轻生者”自杀的节奏。而这也再次实证,为何“近在咫尺”的“温暖”没有融化冰冷的绝望,21岁的女子还是离开这个世界。
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不顾劝阻女子跳崖事件”中的“轻生者”,亲历轻生过程的陌生好心人,社交媒体上的争论者,进行一下对应的情绪解析,以此厘清一个“自杀事件”的内核,让“轻生者”的“身边人”知道,他(她)们才是真正的轻生“驱动力量”和“挽回力量”。
其一:轻生者的悲剧是自己的,也是他(她)人的。
无论“轻生者”怎样讲述自己的“赴死决心”,都难以掩盖悲剧的事实。“死亡”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令人悲伤的事情。“轻生者”以为可以逃离此生,迎来新生;他(她)者却触景生悲,瞬间失落。
“死亡”好不好,就目前人类的尺度来看,显然是“坏事情”。毕竟,死亡是未知,活着是可能。当然,有的人生来注重精神之渴望,有的人生来就喜欢生理之狂欢。其中“好与不好”,只要自己喜欢都容许存在。所以,谈死亡的价值,更在乎“超我”。
于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我们所处的世界,有美好的秩序,有不堪的秩序,尽力去追逐美好是每一个人的向往,但是堕入不堪也不要太过悲伤。生命终究是一场旅行,有好的遭遇,就有不好的遭遇,但提前结束旅行就代表此生“不再有可能”。
其二:亲历轻生过程的陌生好心人,愿你们的温暖加倍给“身边人”可好。
每一次看到陌生的好心人劝阻“轻生者”,总会感到一丝温暖。可转念一想,这般“苦口婆心”的温暖要是用在“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的劝阻上,可能悲剧就会少很多。有太多的“轻生者”,往往都是因为对周遭的绝望,而非对陌生世界的绝望。
从这个层面上看“陌生的好心人”,似乎会催发出某种尴尬。人们一边有向外部世界示好的欲望,一边却又对周遭世界充满恶意,虽然很多时候这两种力量不一定发生在同一个体身上,但是也成为一种黑暗的“悖论”。
所以,我一直觉得,想要对世界充满善意,请从“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开始。而对于给陌生人施予的温暖,即便会有作用,但也会显得羸弱或失效。事实上,只要对身边人温暖,对陌生人尊重,悲剧自然就会少很多。
其三:社交媒体里的“悲叹和冷漠”,是一把尖刀。
就“轻生者”的讨论,相信再过一百年,依旧是生活的“未解之谜”和“悲叹话题”。主流的探讨趋向,不外乎两种。人情味一点的就是“悲叹”,认为轻生者可惜可叹;残酷一点的就是“冷漠”,觉得轻生者不够坚强勇敢。
可无论哪一种探讨,最终留给生者的却是一把“尖刀”。人们越是悲叹“轻生”,就让“轻生行为”显得气氛很足;人们越是冷漠直戳,就会让“轻生行为”更为笃定和决然。无论怎样,把探讨“轻生者”的力量,用在可触及的生活里,或许才更有价值。
生活美好吗?生活残酷吗?这一向是初入社会者喜欢追问的话题。可事实上,无论多么希望他(她)们“保持赤心”,依旧难以改变生活的不确切。所以,与其探讨这些极端的情怀和现实,不如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
其四:“身边人”如果都不给温暖,“陌生人”的温暖肯定会失效或减效。
我们回到“不顾劝阻女子跳崖事件”上,谈一下“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的问题。就“轻生事件”而言,“身边人”往往好像远离事件。可事实上,轻生者之所以“自杀”,是因为感到痛苦和绝望。
而痛苦和绝望的感受,却主要来自于“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的对待。所以,如果“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都不给温暖,“陌生人”的温暖肯定会失效或减效。于此,作为“身边人”,无论何时都要对“身边人”好一些。而非用廉价的,打折的“温暖”去施救一个难以复还的陌生人。却反过来对自己的“身边人”各种苛责、谩骂和算计。
当然,我们不是说,要对陌生人不管不顾,而是要把更多温暖给“身边人”(父母、亲人、朋友等)。人间“值不值得”本来无需追问。但是,“身边人”值不值得却需要每个人去面对,去看待,去温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