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青杨:滴滴的两宗罪:垄断和猎艳社交
这俩天围绕滴滴和遇害女孩的话题一直是热点。很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滴滴能屡错屡犯?同样的遇害案件一再发生?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漂亮女生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件一再发生?所有事件的核心: 滴滴玩的就是暧昧。顺风车总经理公开与价值观说的,是社交,是sexy。
首先,滴滴顺风车的社交定位肯定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怀揣着艳遇的心情开车,司机本身可能对乘客就有想法?和赚钱相比,更想要美女?社会上本来就不缺猥琐的人,只是缺少猥琐别人的途径,滴滴顺风车恰好提供了途径。此前滴滴强调顺风车“交友功能”,发布的暧昧广告被扒出:顺路是最好的套路,半夜孤单乘客需要安抚;反正早晚连我都要成为你的。
吸引顺风车主上路的一种产品策略。“无非就是赚个油钱,路上有个聊天的,还能勾搭个妹子。”这是相当一部分顺风车主的心理动机。当经济激励不足以刺激供给,只能通过社交激励来予以弥补。很多车主都是生活相对困难的人,一个生活没有忧虑的人会去跑顺风车吗?除了这些确实需要的人,剩下一小部分就是另有目的的人。所以,顺风车要成为一个质量高的社交圈基本不可能,反而给了部分心术不正之人可趁之机。
比如七夕节推出的明显暗示艳遇的“我们约会吧”海报。这不仅默许了车主的社交诉求,更有可能形成一种“逆淘汰”机制:那些纯为赚钱的车主可能会因为隐性成本的高昂而退出,留下来的除了真正的“共享主义者”,只剩下了“另有所图”的人。当所有女性的资料却完全的暴露在滴滴那些良莠不齐的全天想捋管的男司机的眼皮底下,这个滴滴就是个庞大的猎艳场所,她用天罗地网把整个社会变成男性性消费的风月场所,因为她告诉你,来滴滴开车吧,我会用最好的女顾客给你们补偿的。
滴滴软件上设计的司机乘客互相评价功能,表面上说是为了给司机和乘客们交流的机会,实际上则是企图把滴滴顺风车做成一个社交软件,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关注。“颜值爆表”、“声音甜美”、“丝袜容易走光看的想入非非”……这些跟打车无关的、对女性乘客充满冒犯的评价,不仅仅是泄露了乘客的个人隐私。
滴滴公开提供的这些评价标签,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为心怀不轨的人提供可以犯罪的选择对象。那些因为信任滴滴而选择打顺风车的女生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沦为了潜藏犯罪分子眼中的猎物,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比如,在郑州空姐遇害事件之前,乘客的信息可能是很年轻,漂亮,穿着清凉,防备心不强。空姐的信息可能被标注成:年轻,空姐,声音好听。
女性乘客在上了顺风车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低成本出行的背后,无意间牺牲的是自己的隐私,甚至成为恶狼眼中“待撩”的羔羊。
再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滴滴能屡错屡犯?
悲剧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这几年,滴滴疯狂圈地扩张,所向披靡,但我们看到,管理并没有同步跟进,甚至到了混乱的地步。试想,如果滴滴真正吸取教训、狠抓司机管理的话,悲剧还能重演吗?遇害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我们看到,在人员层面,体现出的是它对规则和常识的蔑视;在管理层面,体现出的是它视教训如儿戏、视生命如薄纸的傲慢。
Uber作为网约车鼻祖,曾在中国市场和滴滴并驾齐驱。后来滴滴突然合并了Uber中国,从此一家独大,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今天滴滴在管理上的巨大漏洞,和它在中国市场有恃无恐不无关系。任何一个领域,一旦垄断,会发生什么?经济学专业说法叫:剥夺消费者剩余。大白话就是说,定价会变高,一直压榨到消费者的极限。服务会变差,差到免费者还能勉强忍受。一个公司只要成为了无可替代的垄断巨头,他就会藐视一切规则以及民怨。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对这起网约车市场两大巨头并购,商务部立即展开反垄断调查。然而两年过去了,一边是迟迟未果的反垄断调查,另一边是乘客和网约车司机的诸多抱怨。乘客抱怨现在通过滴滴出行打车费用贵了不少,而且用软件经常打不到车;司机也叫苦不迭,称干的活多了,挣的却少了。
假设现在其他打车软件还没死,在空姐遇害事件以后出了一个一键报警,滴滴敢不跟进吗?问题是现在根本没有像样的对手,所以在空姐遇害以后,到本次事件之间,滴滴什么都没有做,甚至收到对该司机的投诉后,都没有进一步审查就派单,意味着滴滴内部对此根本没有警戒心。遗憾的是,等本次新闻热度退散,就算滴滴什么都没做,它还是可以继续开心的赚钱,就像魏则西死后医疗广告依然继续横行,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不破除垄断,我们不但要面对一个高价的滴滴,还要面对一个危险的滴滴。从全民支持到恶之蜕变,不过就是两三年的时间,这个结果难道不是整个社会纵容的结果吗?监管如果不给力,下一次还会有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