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 发表于 2018-9-17 00:19:12

姬鹏:真心话跳河溺亡:为何人们会卷入“激将法”泥潭?

有媒体报道,浙江两个12岁女生,因在打赌游戏(真心话大冒险)中输了,在同学们反复的刺激、怂恿下,尽然“履行赌约”一起跳河。然而,不幸的是仅有一个被救起,另一个永远随河流消逝。

对于事情的具体发生过程,来龙去脉,想必也不需过多赘述,“真心话大冒险”这类游戏,大多数人也并不陌生。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尺度”会比平常大一些。但是,底线是“人身要安全,伦理要遵守”。否则,就失去“娱乐的目的”和“游戏的初衷”。

可惜的是,对于孩子们而言,在绝大多数时候,对于“尊严”的理解和维护,往往存在一定的误解。在他(她)们(小屁孩儿)看来,“行为上的勇敢”和“群体中的表现”很重要,是缘于孩子们“由内而外”的自尊模式还没有建立。

这种情况下,要是“监护人”不在场或者没能妥善的教导,很容易发生极端的事情。而“真心话跳河溺亡”事件中的两个女孩儿,显然就属于这种模式中的受害者。很多人或许会说,那些刺激和怂恿她们的孩子“够可恶”,简直是“拿生命开玩笑”。

只是,我们要知道,他(她)们也是孩子,对于“责任与危险”的认知,并不是很充分(这里并没有为怂恿者开拓的意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她)们只是觉得“好玩儿”,“刺激儿”。于是,口无遮拦,恶言恶语,一场“真心话大冒险”就潜藏杀机,十面埋伏。

说到底。游戏就是游戏,如果当真,就很容走上祸患。可事实上,无论是在孩子的游戏中,还是在成年人的图景里,由“真心话大冒险”这种游戏引发惨剧已经不少。于此,透过游戏本身,以及人们对于“激将法”的认知,我们谈一谈人们为何会被轻易卷入泥潭。

其一:游戏的逻辑是最大限度拓展“他(她)我”,但其中的情境虚设要搞明白。

游戏本身是一种娱乐行为,但本质上却在最大限度的拓展“他(她)我”的边际,尤其在真实互动场景中的游戏更为突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种竞技和博弈的考量。这也就是为何,在多数时候人们喜欢以“输赢论高下”。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想得到足够的“自我确认”,往往需要外界对“他(她)我”进行确认,然后刺激“自我确认”的形成,也就是人们常强调自尊的形成。不过,这种自尊属于低阶的自尊,因为太依赖外部的刺激确认,所以也容易被外部刺激击碎。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知道游戏的本质是什么。作为游戏,几乎都是情境虚设,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于此,我们就应该明白在玩的过程中,要有基本的底线存在,就是“安全保险”和“伦理适当”,负责游戏就不是游戏,而是一种负担或伤害。

其二:游戏的本质就是超越日常,探索“人性后台”的一种行为,

谈到游戏,人们自然会想到网络游戏,但事实上,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真人互动游戏,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在超越日常,都在探索人性。所以,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才会感到刺激,才会不断沉迷,因为人性之中,欲望是无限的,也是难以克制的。

于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很多人会沉迷网络游戏,会因为游戏而丧命。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游戏已经深入“人性后台”,在探索的同时,让游戏参与者彻底被蛊惑和囹圄,也就是人们常讲的:“进入了没出来”。

从这个层面上看,作为一个合格的游戏者,起码的素质应该是“能进能退”,否则就是“玩不起”。毕竟,游戏本身是“中性的”,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现实互动游戏。所以,就“玩不起”来看,显然应该反思的是“人性本身”,而非说“游戏有原罪”。

其三:“激将法”就是在裹挟“他(她)我”,是低阶的一种自我实现。

通常,在世俗套路中,“输赢意识”几乎是一种主流尺度。于此,就会衍生出另一种帮闲逻辑:“激将法”。我们惯常见到的如“劝酒”,如“真心话大冒险”,如“抬杠”,这类情境涉入时,里面就会天然存在“规则贱人”,他(她)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你不行”。

这种情况下,但凡“自我确认”不足的人,就会被带入套路,成为“激将法”泥潭中的牺牲品,就当事者而言,虽然自己不愿意,内心很抗拒,但是为维护所谓的自尊或面子,也只能硬挺或勉强,但这只能算是低阶的自我实现,并不会对“自我确认”有太多帮助。

所以,对于“激将法”而言,不管是运用者,还是接受者,都要明白一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只有由内而外产生的自尊,才会更为合理的处理,外部世界投来的刺激,才会更为妥帖的面对,外部世界施加的伤害。而这一切的前提,就需要“高阶自我实现”的形成,也是“自我确认”的完成。

当然,对于“真心话跳河溺亡”事件中的女孩来讲,只能说监护人失职更多一些,但作为孩子的教育而言,我们还是希望从小就逐步完成“自我确认”,让他(她)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而非用极端的行为“确认自我”,“维护自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姬鹏:真心话跳河溺亡:为何人们会卷入“激将法”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