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留美学生毒杀室友:为何会出现“日久生仇”的尴尬?
有媒体报道,一留美中国学生,在被指控对非洲裔的室友写种族歧视涂鸦后,又被指控向该室友下毒。目前,当事人因受到意图杀人,攻击等罪名而被传讯后,被移送至当地监狱。从检方的信息中,暂且并不能确切的判断作案动机。但是,“种族歧视”和“投毒行为”的背后的驱动力,却还是值得讨论的。事实上,类似的“室友仇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缘于小事儿的积淀,导致偏见或嫉妒的膨胀,最终在理性失控的情境下,而催发的一种“双向悲剧”。我们时常,习惯称“日久生情”。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两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一开始就有分歧,很容易铸就“日久生仇”的怪胎,直到某一天剧烈发作。
当然,我们要知道,不是有分歧就会“生仇”,而是处于分歧中的人,过于狭隘才会走向极端。一般来看,这种极端性的人格,有主动的,有被动的。“主动的积仇人格”,就是别人无意他(她)有意,没有仇恨,创造仇恨也要杀。“被动的积仇人格”,大多数情况与自卑有关系,因被周遭频繁刺激,最终导致惨剧发生。
当然,这些人也并非逢人就恨,很可能在普遍的生活中表现的很“纯良”。只是,一旦回到较近的关系链条中,仇恨就像一个魔咒一样,不自觉的发作起来。从我们熟知的一些室友迫害事件中,基本上“嫉妒心”是主要的杀人动机,就是对方的优点已经成为自己的困扰,于是,想通过消灭对方的行为,化解自己的危机。
可事实上,这是很愚蠢的一种思维:“遇到问题不解决问题,而是解决别人”。当然,有这样思维的人也很多,大多数人还是能跳出来,以较为正面的方式看待事情。有些人即便会发一些小情绪,但并不会“采取行动”。所以,也就能知晓,大凡“采取行动”的人,本质上其实就有社交障碍。
甚至,说的更为确切点,就是没有形成共识化的社交理念。无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是中心,这种较为巨婴的人格特征,很多人只有真正走进“社会大学”,才能逐步消解。因为,无论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环境中,他(她)们都以自己为中心,基本上成为一种本能趋向。
坦白讲,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和不把自己当回事儿,都是一种人格缺陷。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就会出现唯我独尊的现象,但凡周遭对其存在感构成威胁,就会生发嫉妒和仇恨。与此同时,太把自己不当回事儿,就会极端的自卑,一旦陷入某种困境,就会将负面情绪向外生发。
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能逐步消解,有的人可能会越来越狭隘,直至闯下大祸,永生悲剧。从本质上看,他(她)们也不是真的有多坏,只是他(她)们在面对自己的嫉妒心和仇怨心时无处安放。于是,他(她)们开始用较为隐蔽的方式进行迫害,直到东窗事发,才潘然醒悟。
美孚车用润滑油
所以,用“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描述这类人,或许再恰当不过。从根源上讲,这一类人确实是痛苦的,或许只有到事情败露的时候,才能稍微清醒一些。说到底,真没有多大的仇怨,但是所干出来的事情,就好像有很多仇怨,着实值得深思。
多数人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可真实的世界里,人与人不同具有普遍性。只有认清楚这个事实,才有可能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可惜的是,有一些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或是以自己为标尺。所以,当遇到自己难以掌控的人和事儿时,就会陷入歇斯底里的仇怨中。
尊重人性,包括必须尊重人的弱点和确认弱点的合理性。所以,原罪的假设才经久不衰,就因为它确认人的弱点是人的前提。要求人绝对完美,不仅是苛求,而且是对人性最大的摧毁。所以,有时候能合理的平视别人,宽容别人,才能真正的接纳自己。
就比如“留美学生毒杀室友”事件中,无论是“歧视室友”,还是“毒杀室友”,都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心理状态:“容不下别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友的关系本来就是一种空间促成的关系,处得好可以成为朋友,处不好但也要做到基本的尊重。甚至,实在不能调和,可以选择换宿舍。
总而言之,投毒迫害这种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毕竟,在迫害别人的同时,也在葬送自己的人生。有时候,宁愿不认识,不相处一室,也不要走向这样的对抗。人与人相处,本来并没有那么多是非,之所以出现类似的悲剧,就是因为人性中的愚蠢。
这种愚蠢之怨,尤其容易在狭小的空间中生发。所以,远离蠢人(垃圾人)可能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过去,人们总喜欢以劝说的,诱导的方式拯救这类蠢人(垃圾人)。可事实上,这本身的风险就很高。但凡失败,就有可能伤及身家性命。
有些人的狭隘,是需要一生去救赎的,有些人的愚蠢可能是一辈子的宿命。所以,别希冀可以短时间内去救赎他(她)们。如若可以在共识的基础上,彼此尊重最好,如若连基本的尊重都难以做到,那么最好尽快的选择逃离,躲避的越远越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