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走啊走:日本制造问题由来已久,这时暴露却大有玄机
神户制钢,是日本一家百年老店,属日本第三大钢企。尽管从粗钢出厂规模上不及日第一、第二大钢企,但因拥有别人做不出来的诸多拳头产品而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实力不俗。本月8日,神户制钢承认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流向市场,问题产品销往日本国内汽车、航空、电车等6000多家企业,还流入日本国防领域以及诸如戴姆勒、雪铁龙、波音、空客、通用电气等国际知名企业。
大家可能不知道,咱们的三峡水库17年前,就差点被日本钢企送来的不合格钢材害惨了。当时他们还不承认造假,国内很多人相信日本制造神话,而怀疑是不是检验人员水平不够,把合格的检成了不合格。幸亏咱们的检验人员很有责任担当,顶住了国内外极大压力,历经两个多月与日方斗智斗勇,通过数次无懈可击的检验数据证明不合格,让日方不得不心服口服,退回了所有问题钢材,保卫了三峡水库的安全。
由此可知,日本制造有问题,是长期的事了。只是不广为人知罢了。
日前,据日本媒体报导,调查发现神钢从数十年前开始就一直存在造假,而且是该公司内部“有组织的造假”。日本政府主管部门经济产业省,早就获悉神钢造假一事,却一直在替神钢保守秘密。据《朝日新闻》报道,2006年,神户制钢旗下两家炼铁厂神户制铁所、加古川制铁所被曝排放废气不达标,且篡改排放废气数据欺骗当地政府。在加古川制铁所,这种手法沿用了30年。安倍也曾在加古川制铁所工作一年。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在一段演讲中,提及自己1979年留学回国的首份工作的单位,就是神户制钢。当时他输错了钢管尺寸数,造出一大批长度过短的钢管,“本以为会被辞退,最后却没什么大事儿”。
值得注意的是,神户制钢在自我承认的造假陈述中,总是想让外界相信其造假的产品在总量中是极少部分,而且隐瞒或篡改数据之后的产品虽不及客户期望,但符合日本的行业与安全标准。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些受此波及的日本企业,也在一方面声称严重关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试图告诉他们的客户,这些造假产品的使用并不影响其产品的安全与性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他们这次暴露出来的从上到下,商商相护、官商相互的行为,可想而知,日本制造问题由来已久。
只是,为什么神钢问题不早不晚,这时候爆发出来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近两年来日本制造的问题才集中爆发的。
从2015年起,就不断有日本名企传出造假丑闻,如日本建筑商三井不动产的“楼歪歪”事件,东洋橡胶公司的篡改性能数据丑闻;东芝的虚报利润丑闻,三菱汽车和铃木汽车去年被曝篡改油耗数据;因隐瞒安全气囊质量缺陷而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的日本高田公司则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三菱汽车伪造油耗数据事件。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这么多日本名企陷入丑闻,好像不造假,都不好意思自称为“名企”。
如果说其他日本制造的丑闻只是伤了日本制造的皮毛,那么,这次神钢丑闻,是直接插到日本制造心脏的一把尖刀了。
这次事件之所以造成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神户制钢是日本钢铁业的“百年老店”,其部分产品在日本及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性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由于钢铁制品是其他中间产品或产成品的基础性原材料,被广泛使用于汽车、铁路、航空甚至军工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产业,容易从微观及中观层面对日本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此次事件仍在进一步发酵之中,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与经济损失更难以用一个准确的数字来描述。
这次丑闻让人们又把日本不光彩的事挖出来议论。
一系列丑闻中,这些日本企业或许各有内部管理、高管品行、业绩压力等因素。但这么多日本制造业代表企业,集中曝出篡改、造假、隐瞒、谎报等重大丑闻,这种轮番轰炸式的曝光效果,让日本制造的神话逐渐破灭。
事实上,如果跳出企业视域,人们还会注意到,这些日本企业暴露出来的“隐瞒文化”“篡改文化”在日本社会、日本政界、官界同样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日本饮食店“挂羊头卖狗肉”,用进口食材替换本土食材,利用欺诈手段谋取巨大商业利益。以安倍夫妇卷入的森友学园丑闻为例,不仅首相官邸和自民党上下拼命捂住盖子,日本财务省的相关知情部门也在隐瞒、篡改乃至销毁对安倍夫妇不利的证据。几乎同一时期,日本防卫省和自卫队被曝向国会和公众隐瞒南苏丹维和行动的相关记录。更甭提在历史和领土主权问题上,日本各界一贯地隐瞒、篡改、销毁不利于日方主张的历史档案和人证物证。而在这些问题上,“惩恶扬善”的机制在崩溃,最典型的例子是,涉嫌隐瞒森友学园丑闻的财务省高官事后被安倍擢升为日本国税厅长官。
综上所述,以神户制钢的丑闻为导火索,日本制造的良好信誉和无形价值,已经受到严重危害。更使日本战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构建起来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而黯然失色。信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经济文明程度的主要圭臬。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信用更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手段与方法。以前,日本制造神话是个无极光环,能掩盖日本人不承认二战等其他恶劣行为,如果这个神话破灭,那就会导致信用尽失,很可能会被全面算总帐了,日本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2015年,是美国要加息的时候。现在,是美国要缩表的时候。而且,神钢曝光问题的时间,跟美国国债上限到期的时间,好近。这些时间点,是巧合吗?大家想想啊,日本制造出问题,谁得益?
让我们看看上世纪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了。
二战后,曾经是美国的经济援助对象的德国和日本,迅速成长为美国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其钢铁、汽车、电子产品为代表的产业大举进攻美国,对美国的制造业形成巨大的冲击。从70年代开始日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频频让步,相继就钢铁(1972年)、彩电(1977年)、牛肉(1978年)、柑橘(1978年)、汽车(1981年)、半导体(1986年)等达成一系列的协议,但是这并没有挽救美国的产业。
美国在贸易失衡上不断经历失败以后,放弃单个具体产业的关税、贸易壁垒的传统手段,开始运用汇率和金融手段综合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利用美日不平等政治军事关系上的优势地位,使用金融手段成功地实施了对日本产业的不对称打击。
具体的过程太专业也太长,笔者不多说了。只说重点吧。
“广场协议”前,美国就对日本实施系统化的市场“改革”。各项“改革”要求被分配到日本政府各个部门分别进行讨论,日本逐步解除不利于金融资本进出的各种结构性限制(即解除日本保护自已经济的贸易壁垒,因为美国在日本驻军,实际上殖民日本,日本无法反抗),经过10多年的“改革”,日本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形成了跨国金融资本自由交易的开放市场,让日本经济很容易被国际上强大金融资本(主要是美国金融资本)掠夺。
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国压力下的日元升值,切切实实伤害到了日本的制造业。1987年12月,美国联合了12个国家签署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要求全世界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
股市大跌,让日本银行所持企业股份严重缩水,大量持有泡沫资产的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下降,不足8%,被迫出售所持的企业股份。按照日本传统的做法,企业和银行是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可是在泡沫破灭,日本企业急需资金时,日本银行受限于巴塞尔协议只能坐视企业破产,而企业破产又加剧了日本银行的坏账规模,使日本银行陷入更深的危机。此外,由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不但陷入困境的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救助,银行间的资本互助也大大受到限制。 这时,美国英国等国际金融资本势力进来抄底了。
而按照公允价值的国际会计准则,企业的股票价格直接反映了资产价格,这时外国资本势力用极低的价格就能收购陷于危机中的日本企业。
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日本机构持股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50%左右,2013年底下降到25%左右,其中日本银行的持股比例从80年代中期的2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不足5%。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外国投资机构和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日本企业股份的比例2007年已经达到27%的惊人比例。其中很多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外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50%左右。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佳能,外资持股比例就已经超过50%,就股权而言,已经算不上严格的“日本”企业了。
成为外资并购对象的远远不止日本的制造业。2008年1月,美国的花旗集团以股票交换的方式兼并了日兴证券,成为日本三角并购第一案。日兴证券曾是日本的四大券商之一,当时持有的资产规模大约有43万亿日元,而花旗付出的代价只有1万亿日元。
还有其他并购就不一一写出了。总之,从那以后,日本经济已经不能独立自主了。虽然以股票交换的方式,日本企业也能持有外国资本的股票,但那更象是安慰奖。
日本企业遭受了重大的资产损失,大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企业设备和其他投资大幅下降。而企业资产价值的大幅缩水,又导致企业的抵押品价值和银行的贷款意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再加上日本企业在泡沫经济期间的盲目投资,形成了大量过剩生产能力,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过剩、债务过剩和人员过剩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日本企业对未来经济产生悲观预期,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开始持续走低。
在通货紧缩的影响下,日本企业不愿加大投入,日本老百姓的工资自然不见上涨,而工资不涨,老百姓的消费意愿自然不高,企业的利润自然愈发难以保证,然后愈发不愿加大投入……,如此恶性循环下,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日本为什么会有“失去的二十年”。
泡沫破灭前,日本的GDP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2016年,日本的GDP变成了美国的三分之一以下。
有人吹有个隐形的日本在海外,因为日本的GNP(1993年后改为GNI,国民总收入),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倍以上,但笔者去查了,2016年日本的GNP/GDP=1.034,相差无几。
日本(国家)_全球宏观经济数据_新浪财经_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mac/nation_JP.shtml
又有人说到2015 年日本的海外资产已经接近 10 万亿美元,是国内 GDP 的两倍,是中国 GDP 的 80%。但资产总额跟GDP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较的。任何国家资产总额都比GDP高得多,例如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就高达223.2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30万亿美元,是中国GDP的3倍,是日本GDP的6倍。是日本海外资产的3倍。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不明白?再提示一下:
即使“失去”了二十年,日本依然还是很有“肉肉”的。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中美。特朗普不是要制造业回归吗?现在大家的经济都不好,特别是钢产能严重过剩,欧美压中国让步压不了,还压不了小日本?除了钢企,日本的其他产业,如汽车、机器人等,也是跟欧美重合的,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以前能一起去收割发展中国家,都有肉吃,还没啥,现在发展中国家也没什么肉了(除了中国,但中国的肉太硬,咬不动啊),那吃谁去? 你懂的。
那么后面日本制造继续暴露出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
日本制造雪上加霜。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16日报道,英国大西部铁路公司(GWR)刚刚花了57亿英镑购买了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列车,更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运载能力和服务质量。而16日就是该列车从布里斯托开往伦敦的首次运行。结果事故不断……该车原计划当日上午6点发车,迟到了25分钟发车,后来路上情况不断,最后导致延误41分钟到站。其中主要是空调出问题导致旅客先享受“淋浴”后“桑拿”。恰好这高铁也用了神钢的问题产品。
笔者不好说日制英国高铁首发出事是阴谋,但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英国也有一份功劳在里面。
之后,日本制造又挨了“当头一棒”。日本《每日新闻》17日披露,日本会计检察院在核查海上自卫队武器装备采购情况时发现,此前由日方采购和组装的“海麻雀”防空导弹中,相当部分存在瑕疵,而且已经过了保质期无法索赔。
18日,美国司法部要求神钢提供数据资料并有可能会展开调查的消息,受害美国企业还有可能发起集体索赔。欧洲航空安全局也正式发出建议暂停使用神钢产品的公告。
后面还会发生什么?大家拭目以待吧。
日本当年想跟中国搞中日韩自贸区,就是想借中国之力脱离美国的对它经济上的控制,可惜没成功。中国现在意向不明,但其他四大流氓大概率是要吃它的肉肉解饿的,笔者估计,到时,它的制造业会被分割,同质的和低质的被灭,优质的,被收购。
近年来日本要修修宪,不承认当年侵略罪行,不承认慰安妇之事,加上南海和朝鲜半岛之事日本也在背后煽风点火,等等,惹了中国。中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况且神钢还是安倍的东家之一。大家想想吧。
感谢伟大的党,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建设得这样富强,让中国有了保护自已的能力。要不然,被分吃的就不是日本,是我们了。想想当年的八国联军,后怕啊。还要感谢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英雄,感谢保卫和建设新中国的英雄们,感谢所有兢兢业业建设新中国的所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