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英国人仍希望大英帝国佛光返照
去年12月29日,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接受采访时承诺,未来将建立两个海外军事基地,一个在东南亚,一个在加勒比海。威廉姆森表示,“加拿大新西兰等传统殖民地国家期待我们领导”。威廉姆森还呼吁英国民众不要小瞧英国的全球影响力,并相信在脱欧以后英国将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英国政治精英中,仍有一些人希望大英帝国能够佛光返照,威廉姆森算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他认为,(英国)传统的殖民地,比如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以及“非洲各地国家……(都)期待我们提供道德、军事和全球领导。”“这些国家意识到英国是好伙伴,他们珍视英国所代表的价值观——宽容、民主和正义。”
这或许是“大英帝国2.0”的一个框架。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在英国国防部“复兴大英帝国”的计划中,包括恢复东苏伊士以东的概念(大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曾在这里展开数次激战),这一计划表达了对大英帝国时代的怀念。1968年,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实施全面的防务撤退。这一举措,标志着英国一流世界大国地位的终结。
英国所处的的英伦三岛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无力阻止一个欧州大陆对自身的影响。所以,当二战期间敦克尔克几十万英军面临被德军全歼的命运时,已经预告了“日不落帝国”行将崩溃。幸运的是,英国免于亡国,靠的是苏联和美国——消灭了希特勒法西斯,而不是靠自已。
现在的英国军力大不如前,航空母舰也只有一艘,而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中取得胜利。人们甚至怀疑今天再战一次它是否能够取胜。其实不止英国,以前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以前的世界霸主,在走向衰落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重新恢复的机会了。
就目前而言,英国相对于它的欧洲竞争对手处于劣势。这印证了一个事实:过去,人们在谈到欧洲“三架马车”时,习惯称呼的顺序为:英国、法国、德国,但不幸的是,现在人们已改口为:德国、法国和英国。
人们发现,英国人有时也有一种失败主义情绪。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大家都听任帝国的衰落,听任英国成为欧洲“病人”。好在以强硬著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扭转了这种局面,但时间十分短暂。2013年4月,撒切尔夫人去世,当时国内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认为,撒切尔夫人代表了大英帝国的余威,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的确,作为核武器和常规军事力量大国、美国坚定盟友、北约支柱的英国丧失了长久以来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兴趣。这一变化始于2009年,首相卡梅伦率保守党退出了欧洲议会主流的基督教民主党阵营,这个决定立刻减少了他接触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机会。
英国淡出世界舞台的脚步在2013年突然加快了。当时卡梅伦宣布支持美国空袭叙利亚,要求英国议会投票支持——但被议会否决。他放弃了这个计划,显然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受到惊吓,从而同样放弃了计划。2016年,他又宣布就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资格进行公投,这也令他在欧洲的可靠度大减,后来被迫辞职。
实际上,在折腾了数十年之后,英国的势力已大大削减。今天,世界已经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未来两超(中国和美国)以及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经遥遥在望。英国人想成为“多强”之一,重振大英帝国的局面已不现实。而一团散沙的欧盟,只能拖英国后腿,英国只有选择“脱欧”。
如果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英国已不再是什么“大国”,除了跟随美国在国际舞台起点波澜外,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现在它只是一个欧洲老牌国家,十分适合旅游和留学,有几支好球队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