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补刀:巴铁击落2架印度战机,考验莫迪的时刻到来了!
昨天巴铁干掉了印度的2架战机,据说是被中巴合作的枭龙战机干掉的,现在印巴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张,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说句实在话,这原本就是一场可以“小事化无”的事情,但是硬生生的被印度搞成了“大事”,以至于现在发展到下不了台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祸端的来源就是:克什米尔地区,而罪魁祸首就是英国!
二战前,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
什么叫做地理概念?
简单的说,就像东亚、东南亚、东北亚、中亚等一样。比如,东南亚有菲律宾、越南、老挝等11个国家。印度,也是类似的这样一个地理概念。
印度历史上是由无数的小国组成的,少数几个能够统治大半印度国土的王朝都是由外族建立的,比如由雅利安人建立的孔雀王朝,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王朝等等,但印度在古代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
印度的最终统一其实完全是英国人的功劳。
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此后200多年,英国军队南征北战,灭亡了无数小国。
1857年,英国彻底灭亡了印度莫卧儿王朝,英国女王在1858年正式加冕成为印度皇帝,从此印度才实现了真正统一。
那时的印度被称为英属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德国在欧洲发动战争,英国为了保持在欧洲的地位,不得不参战,但是由于当时的德国异常凶猛,英国不仅在欧洲战场上损失惨重,本土还遭到德国的不断轰炸;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想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风采,也对英国控制的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发动攻击,英国也被迫和意大利作战;同时,日本也对英国控制的缅甸发动战争,英军又被迫与日军作战……
就这样,大英帝国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攻击下,耗尽了自己的实力,最终导致了大英帝国的崩溃!
由于二战严重的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所以在战后,殖民地国家掀起了民族独立大潮,这其中就包括英属印度。
前面我们也说过,印度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小国组成的,所以在英国实力大损后,这些小国都要求独立。
英国也很是头疼,最终英属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按照宗教信仰让印度分为两个国家,即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这也被称为“蒙巴顿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印度”的宗教分布情况:在英属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的孟加拉国(原来属于巴基斯坦,叫做“东巴基斯坦”,后来在印度的干预下独立了),另一个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比较特殊,那就是克什米尔地区。
印度有很多个邦,所以“蒙巴顿方案”设计了两个原则:
第一,如果这个邦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较多,那么就并入巴基斯坦;如果信仰印度教的人数较多,那么就并入印度。
第二,土邦并入哪个国家需要该邦的王公(相当于族长或小国的国王)决定,同时要考虑地理因素。比如,在印度中部有一个很小的邦,那么即使该邦的王公想要并入巴基斯坦也是不可以的。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其中70%的人口是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20%的人口是信奉印度教的教徒,按照道理克什米尔地区信仰伊斯兰教是主体,所以应该归巴基斯坦,但是由于当时克什米尔地区统治者却是印度教徒,自然不愿意加入穆斯林的大本营巴基斯坦,反而倾向于印度。
于是“蒙巴顿方案”中的两个原则出现了冲突:克什米尔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占多数,但是王公却是想要加入印度,而克什米尔正好处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中间,所以地理因素也不起作用了。
英国也不知道该咋办,于是双手一摊:你们自己搞掂吧,我撤了!
简单的说:蒙巴顿方案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在这地方打起来了。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3/5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与1/4人口。
另外,克什米尔地区也有我们的地盘。比如喀喇昆仑地区巴铁给了我们(印度不承认),阿克赛钦被我们自己拿回来的,班公错被我们拿回了2/3——2017年我们解放军小哥给阿三一个飞腿就是在那个地方。
其实,如果仅仅从区域来看,克什米尔地区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它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来看看克什米尔地区的地形图:克什米尔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终年积雪,根本不适合人类大规模生存,但是它却直接连接中亚地区,而且它却拥有一条从中国通往巴基斯坦的公路——这条公路是沿着山沟走的,如果没有这条道路,那么中国和中东地区的陆地联系就基本被切断,都是高山(中巴经济走廊可能就是通过这条路线的,其它地方也无路可走)。
大家想想:如果印度占领克什米尔地区,那么就和中亚地区接壤了;如果丢了克什米尔,那么印度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就直接被切断了。如果巴基斯坦丢了克什米尔,那么就等于印度在巴基斯坦头上架上大炮了。
印度国父尼赫鲁曾说:“印度没有克什米尔,就不能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上的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控制。”
正是因为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自从独立后,几乎年年在这个地方打架——虽然绝大多数的冲突规模不大,但是次数却非常频繁。
以前我们和大家说过,印度和巴铁基本是死敌,而伊朗是什叶派,和巴铁关系也不好,阿富汗更是乱(战略要地,无论是美帝,还是苏联都想拿下它),所以在印巴战争中,巴铁的处境一直都比较艰难。
不仅仅是因为敌人多,而是因为巴铁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巴铁不像伊朗那样有石油,也不像印度那样有广阔的平原,所以经济发展本来就比较差。而长期的和印度战争更是让巴铁国内经济难以支撑。
这个不是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巴基斯坦采取的是欧美那种民主制度。
这种制度在印巴冲突中显示出巨大的弊端:巴基斯坦要和印度死磕,那么就要加大在军事上的投入,这就得从老百姓头上搜刮,而民主那套玩意讲究的是“民意”,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就不能过多在军事上投入,而不在军事上投入就干不过印度。
于是,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民选政府打不过印度的时候,老百姓不满,军方就起来推翻它,当军人推翻政府实现军政府统治后,大力发展军事,老百姓不满的时候就用军事镇压,但是反对太严重的时候就无法再军事镇压了,只能再让民选政府上台;民选政府上台以后,减少在军事上的投入,又干不过印度,老百姓又不满,于是军方又政变推翻民选政府……
就这样,巴基斯坦民选政府和军政府一直在不断的轮回——巴铁的军事政变非常的频繁!
所以,我们要对巴基斯坦的政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巴基斯坦军方是从来不鸟民选政府的,民选政府的决定也不代表巴军方的决定。
我们都知道巴铁采取的是西方那套民主体制,受西方影响比较大,有时并不是和中国一条心的,但是只要印度不死,那么中巴关系就不会变——因为巴基斯坦军方只能依靠中国才能抵抗印度。
这就是去年在洞朗事件的时候,西方力量控制的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贪污罪判前总理谢里夫终生监禁的时候,很多人担心会影响中巴关系(谢里夫是亲中的)的时候,中国官方却说:无论巴基斯坦政坛如何动荡,中巴关系永远不变!
后来,巴基斯坦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下派出最大规模的空军到中国进行联合演习,震慑印度,道理就在这!
无论谁当选巴基斯坦的总理,如果得不到军方的支持,那么军方分分钟就能推翻它,而巴军方是肯定站在中国这一边的——这是由巴基斯坦最高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巴基斯坦的现总理是伊姆兰-汗,也是亲中的,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总感觉:这个人好像有点不情愿的样子(但愿我的感觉是错的),而且挺怂的!
如果大家连续关注新闻就会发现,他在“穆罕默德军”对印度军方发动袭击后就一直在向印度妥协,一直在要印度克制。就在印度越境对巴基斯坦境内发动袭击后,他都没有说出什么硬气的话。
所以,我一直怀疑:这次巴基斯坦攻击印度空军,击落两架印度战机,很可能是巴基斯坦军政府自己的决定,而不是伊姆兰-汗的命令。
其实,如果看事件的过程我们或许就能发现一些特别的地方:按照道理,印度不可能不知道战机越境打击“穆罕默德军”,巴军方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可能是莫迪看到伊姆兰-汗比较怂,认为其不敢对印度发动反击,另外,再加上印度总理莫迪为了大选造势,所以决定冒险越境打击!
但是,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巴军方根本不通过伊姆兰-汗,直接对印度反击,并且击落了两架战机。
也就是说:本来莫迪认为自己摆出强硬的姿态,如果巴基斯坦不敢反抗自己,那样自己不仅可以化解被“穆罕默德军”攻击的危机,还因为对巴基斯坦的强硬而得到更多印度民众的支持,对大选极其有利;同时,还可以试探出巴基斯坦的底线。
但是让莫迪没有想到的是:巴基斯坦军方的回击彻彻底底的给莫迪打了一个大嘴巴子,现在莫迪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吧,规模不受控制,有可能就是大战了;不打吧,自己也下不了台,对大选极为不利!
那么巴基斯坦会不会和印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呢?
我认为这种可能比较小的!
因为莫迪这个人胆子虽然大,但是政治智慧还是有的!
这点从莫迪在洞朗地区挑起事端,转移矛盾完成税改后,又从洞朗撤军就可以看出来——他甚至连“废钞”这种事都敢做出来!
现在印度经济发展的势头不错,如果莫迪在这个时候和巴基斯坦开战的话,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可能就到头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中国!
如果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话,那么必然会威胁到中巴经济走廊,那时中国就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了!
当然,也可以会有意外发生,因为现在印度国内的民族情绪已经完全被点燃了,毕竟被巴铁击落印度两架战机,还活捉了一个飞行员,如果莫迪处理不好的话,那么会对他的大选将极其不利!
原本莫迪想装下逼的,现在却成了骑虎难下了!
送莫迪一句话:莫装逼,装逼次数多了,总有一天是要遭雷劈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