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老祖:假定河北省会搬进雄安新区
中央印发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雄安新区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雄安新区将进入大规模建设发展阶段,相信一座未来之城、新理念示范之城、全球典范之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一极将拔地而起。
但是,对比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的发展速度还是慢了点,因为在那里已经看到明显的变化。都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同时获批,为什么城市副中心相对较快,雄安新区相对较慢?我觉得唯一的原因,就是北京行政中心搬进了副中心,而河北省会依然在石家庄。也就是说,北京市的积极性高,而河北省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如果借鉴城市副中心的经验,把河北省会搬进雄安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我分析,至少会呈现四大良性变化:
一是河北省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会自然提高。河北省的大量优势资源会向雄安新区转移,变化会与城市副中心一样快。
二是京津冀三地的距离会大幅度拉近。北京、天津和河北行政中心的距离会缩短于100公里以内,呈等边三角形状态。相互沟通协调更加方便、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在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协同发展方面将更为得力。
三是大兴国际机场居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个行政中心之间,其空港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突出。
四是河北省的行政成本会大幅度降低。与石家庄相比,雄安新区的位置更居中,南至邯郸、衡水,北至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的距离差不多。过去,直隶总督府一直在距离雄安新区30公里的保定,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会先在天津,后改为保定,有其道理。迁往石家庄,具有历史偶然性。顺应建设雄安新区要求,将河北省会搬进新区,符合河北省地理形势。
五是在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上,落实有关服务举措上,更有效率。毕竟,到雄安落地的企业事业单位,有什么问题,在跟前与否,情况大不一样。这也会增加雄安新区的吸引力。
所以,在雄安新区划一片地方作为河北省行政中心,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这必然牵出另一个问题:石家庄怎么办?
从保定的情况看,将省会搬进石家庄,保定的损失还是挺大的。原来远比石家庄大而强,现在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如果不解决好搬迁后的石家庄问题,石家庄活力下降、吸引力降低,将是大概率事件。
我认为,这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同样是省会搬迁,天津为什么没有衰落?关键就是天津被升格为直辖市,有了更高的城市定位。借鉴保定和天津两方面的经验,解决搬迁后的石家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
将河北省会搬进雄安新区,将石家庄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也是有道理的。
首先,目前发展比较好的省,几乎都有两个以上副省级城市。广东是广州和深圳;浙江是杭州和宁波。山东是济南和青岛。而作为京畿大省,河北省目前还没有一个副省级城市。未来拥有雄安和石家庄两个计划单列市或副省级城市,不框外。
其次,从世界级都市群的角度看,石家庄也可以成为副省级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深圳和广州外,还有两个正省级城市,香港和澳门,总共有4个副省级以上级别城市。长江三角洲,除了杭州和宁波,还有上海和南京,也是4个副省级以上城市。而京津冀都市群,目前只有北京和天津,龙头城市明显不足。雄安也是省级,但是未来时。把石家庄列为副省级城市,加上雄安和北京、天津,将来也是四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更符合世界级都市群的发展要求和布局。
第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看,石家庄也应该成为重要一极。重点带动衡水、邯郸、邢台等太行以东、冀中以南大片区域的发展。将石家庄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有利于其担负区域性中心职能。
第四,由于石家庄的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将石家庄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实行计划单列,还可以发挥其地处晋冀鲁豫交界地带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太原、忻州、长治、晋城、安阳、聊城、德州等地发展,形成黄河三角洲城市群,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外溢效应,与渤海湾区城市群、首都城市圈相互策应、比翼齐飞。
我曾经建议将河北省“一分为三”,承德、张家口、保定和廊坊归北京;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归天津;石家庄升格为直辖市,带动衡水、邢台和邯郸。现在,雄安新区已经开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格局已经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将河北省“一分为三”的建议已经失去可行性。为了加快雄安新区发展,更好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河北省会搬进雄安新区,把石家庄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或许值得一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