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 发表于 2019-3-12 16:43:41

木易:从近期几起重大突发事件看政治战中的“证据战”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18年7月发布《美国如何打政治战》的专题报告,通过反思冷战后美国在几场地区战争中政治失败的教训,对比中俄在政治战方面的优势,提出美国应积极构建政治战能力的观点和举措。兰德公司所说的政治战,基本可以理解为国际关系体系下国家层面的“三战”,其中强调,信息域是政治战中越来越重要、甚至决定性的领域,信息以各种方式发挥作用:放大、混淆和说服,而及时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对付假信息的最佳“解毒剂”。

  凡事讲证据,用事实说话,是人们的基本是非判断。正如兰德公司所言,证据包括意在“放大、混淆”事实的证据,以及用于“解毒”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两种证据之争,就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中政治战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舆论传播体系下,证据战的运用效果,往往直接决定了国家对外话语公信力的强弱,甚至政治上的成败。

  近期两起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可让人进一步体悟“证据战”的关键作用:

  一起是2月23日在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边境,美国运送人道主义救助物资的车队在试图进入委内瑞拉时遇阻,部分车辆被纵火焚烧。对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舆论均很清楚,美国援助车队入委,是典型的“特洛伊木马”战略,是点燃委安全局势的火绳,很可能成为美直接武力干预的借口。于是,火绳点燃,车队车辆被烧,一切仿佛是委方所为,山雨欲来,哥伦比亚居民甚至观察到疑似大批美军直升机开赴哥委边境。然而,就在次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公布了两个视频证据,一个是疑似反对派的人向美国运输物资车队扔燃烧瓶,一个是疑似反对派的人在装填燃烧瓶。证据公布后,我们注意到,美西方炒作多日的救助物资入委闹剧迅速狼狈收场,连质疑车队被烧的声音都没听到,委在这一问题上完全掌握了斗争主动。回过头看,上述证据的获取和公布决非偶然,估计是俄罗斯或委内瑞拉安全部门根据相关线索,预判到美西方为制造直接干预委局势的借口,可能利用救助物资入委制造足以混淆视听的意外事件,进而提前派特工人员混在反对派中进行了现场取证,最终取得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另一起是刚刚发生的印巴交火事件。2月26日,印空军出动战机对克什米尔巴方一侧据称为恐怖组织的营地实施了空袭,印随后公布空袭成功,一举“消灭了300余名恐怖分子”;2月27日,巴空军采取报复行动,期间击落印空军米格-21型战斗机1架,俘虏了跳伞飞行员,而印方单方面宣称击落巴方F-16型战斗机1架,并以一块AIM-120空空导弹的残片为依据坚称巴空军F-16型机曾参战并被击落;3月4日,巴方公布在巴方水域内驱离印海军1艘潜艇的视频影像,印方对此予以否认。可以看到,在这次印巴冲突中,证据战贯穿始终,巴方第一时间采集并公布了印飞行员被抓捕、印潜艇被迫上浮驶离等视频,及时邀请国际媒体

  和组织现场观察印度宣称“成功空袭”的地点,特别是及时释放被俘飞行员,借飞行员之口使印军宣称击落巴空军战机的说法不攻自破。巴方各项证据的获取及公布及时、全面、真实,既对印方进行了警告和一定程度的羞辱,又及时传递了和平意愿,在政治战的斗争中明显占据了上风。相反,印方进退失据,在对巴空袭效果问题上始终拿不出有力证据,官方公布的说法和证据有“硬往脸上贴金”之嫌,难以“令人信服”,遭到国内外普遍质疑,严重影响了军心士气,损坏了印苦心经营的大国形象。

  可见,证据战有几个关键环节必须重视:一是准确开展形势预判,提前做好证据采取准备,是打好证据战的前提。大国对抗,必须料敌机先,提前对对手战略意图、战役布势、战术行动进行全面准确的预判,并针对性做好证据采集的各项准备。俄罗斯一举占控克里米亚、控制并扣留乌克兰军舰等重大军事行动,无不体现了先机制敌的战略预判。可以说,“料”与“不料”,“备”与“不备”,已是衡量大国力量厚度的一个重要标尺。二是靠前部署取证力量,第一时间进行证据采集,是打好证据战的保证。取证行动应作为作战行动的一部分进行统一筹划,取证力量也应作为作战力量的一部分靠前部署,做到第一时间进行证据采集。现代化军事对抗中,作战平台本身就担负同步取证的任务,印度空军在此次空袭行动中证据的缺失及后续政治战中的被动,与空袭战机同步取证不到位直接相关。在平台不具备的条件下,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巴方在第一现场部署跟拍印被俘飞行员的人员,不明方在委哥边境安排拍摄反对派举动的人员,保证了第一时间获取现场证据,极具说服力。三是研判证据真实性和关联性,适时多渠道发布证据,是赢得证据战的关键。获取证据后,必须及时进行全面分析,判断证据的准确性,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力争形成完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链,避免出现漏洞,顾此失彼。根据形势发展适时公布证据也极为重要。急于发布证据,往往因经不起推敲或过早暴露底牌导致被动,而迟迟不能发布证据必然导致先机尽失。此次印军在空袭后急于发布“空袭”成功的结论,又以“保密”为由迟迟未能发布有力证据,是导致印军在事件中由主动变被动的重要因素。

  自然而然,我们必须思考,如果我们国家和军队大事临头,证据战会打得怎样?还记得2008年西藏骚乱事件,当时笔者身在国外,看到外媒扑天盖地对事件的报道,全部引用西藏流亡“政府”的消息和数据,基本听不到国家发出的声音,有一种欲哭无泪之感。日前美国炒作中国海军舰艇与美海军进入中国西沙领海的“迪凯特”号驱逐舰“危险接近”事件中,也基本看不到我方公布的证据,让人急在心头。中国国势日盛,美西方围堵日紧,我们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以5000年积累的机智和勇气,逐步转劣势为优势,积小胜为大胜。在这一斗争中,发扬我政治战的优良传统,把握好证据战这一关键环节十分重要。小小的证据,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战略思维、战略决策、战略筹划、侦察情报、战术行动等全方位能力,绝不可轻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木易:从近期几起重大突发事件看政治战中的“证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