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找茬窗口”是政绩噱头还是一种“倒逼”?
最近,湖北省大冶市政务中心设立“找茬窗口”的消息,引来舆论的一致好评。大冶市政务中心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大楼一楼大厅总咨询台设立了“找茬窗口”,办事群众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办证情况等可“找茬”投诉。此消息中,还例举了市民黄先生的例子。黄先生年前到政务中心办理个人事务,连跑了4次,每次都未见窗口有工作人员值守办公,黄先生遂到“找茬窗口”投诉。窗口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反映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黄先生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应该说,为及时回应民众呼声、解决窗口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设立“找茬窗口”,体现了相关部门关心民众疾苦、想方设法为民众排忧解难的决心以及为解决官僚主义、懒政怠政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和努力。无疑,此做法值得充分肯定。
从前述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找茬窗口”属于一种事后监督。“找茬窗口”在接到民众“找茬”投诉后,核实情况,再反映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由其最终解决问题。这个“找茬窗口”本身并不具备直接监督的功能,更不能直接查办,相当于一个“二传手”的角色。
换言之,设立“找茬窗口”,搭起的是连接投诉民众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之间的一座桥梁,或者说是一种“保险”——确保民众投诉的问题都能够及时上达。按照相关部门的说法,“找茬窗口”设立以来,包括市民黄先生在内的10余起“找茬”投诉,都已得到了圆满解决,可谓“‘找茬一起,解决一起”。
我们注意到,设立“找茬窗口”,等于是在原有的投诉流程中加入了一个环节,其虽然便于民众当场投诉,但也可能会由于流程及环节的增加而平生阻滞,增加了查办的时间成本,且难免会由于技术原因而令查办的效率反而更低。对此,如何有效加以避免、防范,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同时,也应该看到,所有这些,包括其后还会出现的对投诉“找茬”问题的解决,都属于一种事后的补过、查处。至于如何通过“找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举一反三,避免再度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相关部门则似乎并未有所考虑。其实,这恰恰才是设立“找茬窗口”最应显现的功效。
实际上,对于窗口服务中出现的漫不经心、不作为、让民众跑来跑去、对民众甩冷脸子甚至态度蛮横等官僚主义、懒政怠政风习,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整治官僚主义、懒政怠政风习,相关部门还是应抓住“牛鼻子”,不能让这个问题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
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员,勤勤恳恳、一板一眼地完成本职工作,乃天经地义之事。政府部门及其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更当如此,只有忠于职守、热心周到地为民众提供服务,才算完成了本职工作,才算过了及格线。毫不夸张地说,“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作风问题,更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有论者言此乃别一种腐败,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相关部门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官僚主义、懒政怠政应有准确的判断,对民众的疾苦应有切肤之痛。相信若能在夯实作风建设的同时,将此问题上升到事关工作是否称职合规、尽职尽责以及廉洁奉公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
在包括窗口服务在内的政务工作中,群众监督至关重要。但监督若只是注重个案的解决以及事后的补过,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当事人只是“倒逼”,则显然并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注定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官僚主义、懒政怠政的根基,且不乏回避矛盾与问题之嫌。
换言之,窗口服务中的官僚主义、懒政怠政,已然造成了极大的行政成本浪费以及消极的社会影响,已然伤透了民众的心,这笔账当然不能不算。对个案的成因以及工作懒散、不尽心尽力乃至失职渎职的深层次原因,更要严查深究。
仔细思忖,“找茬窗口”这个名字亦很值得推敲。其或旨在提醒窗口服务人员,即便是民众来“找茬”,也要经受得住。可平心而论,到政务服务窗口办事的民众,最大的心愿是把事情办成以及少跑几次、少遇到人为的刁难,存心“找茬”的微乎其微。再者说,民众在服务窗口受了委屈、办不成事而去投诉,去处竟然是个“找茬窗口”!民众难免会扪心自问:我这是来“找茬”吗?
的确,投诉原本就是民众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对窗口工作的校正以及对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反拨,连“挑刺”都算不上。这至少说明,相关部门对于政务窗口服务欠佳本质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还应实打实地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也应在细节上深思熟虑。
只有这样,方能好心办好事,办高效务实的事,办让民众及社会各方满意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