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首席:中国的“网络强国”在哪里?
过去,人们常提科技强国。现在,一个新概念已进入人们的视野:网络强国。近日,主要官媒以多篇评论文章探讨这一话题。
集中探讨常常是因为有相应时机。去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一个月后,具有重要方向性意义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人民网和新华网发文探讨网络强国话题,正值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一周年。
由领导小组转变为委员会,这不是名称的简单变更,而是一种机构升格,突出表明国家已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高到以前未曾有过的重视高度。于此同时,深改方案将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纳入中央网信办,更是一种基于国家整体战略考虑的顶层设计,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和确保党中央对网信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对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来说,其使命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网的人叫网民,在须臾离不开网络的今天,很少有人会把上网当成什么大事,但是对国家来说,这却是一项事业——网信事业。
事业是服务于人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网信事业的基本特征。如何体现人民性?主要有三点:利民,使“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亲民:“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民主:“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人民网评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底色和根本逻辑”。对网络空间来说,人民就是使用网络的网民,坚持网信事业的人民性,就是要从广大网民的利益出发,做到利民、亲民和民主。这应该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方向。
自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网信事业取得了迅速成长:“‘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发展,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数字鸿沟”加快弥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媒体融合发展飞速前进;移动流量资费大幅下降,跨省“漫游”成为历史;电子商务领域首部法律《电子商务法》正式出台,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网络空间的最大特征是信息巨大,传递快速,对广大民众来说,除了促进经济和方便生活的意义外,另一个重大作用恐怕就是网络的监督作用。
谈到监督,有人想到了监督,有人想到了谣言。其实,如同公民有举报的权利,同时也有不诽谤他人的责任一样,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关键在于怎样看待和怎样利用,如果能够以公开包容的心态对待,同时教育网民要遵守法律法规,对自己言行负责,那就一定能利用好互联网的这一优势,使之“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如果能够坚持人民性,做到亲民、利民和民主,那么网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中国网信事业的重要基础是有一支庞大的网民队伍。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短短25年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从某种程度说,过去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是为网民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的政务服务,现在有了新的称谓“互联网+政务服务”。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成立,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建设网络强国,有一个重要地带必须加强,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络安全。
对普通网民来说,网络安全似乎就是别中病毒,个人银行信息别泄露,不要被居心叵测的“钓鱼网站”下套。但是对国家来说,对网信事业来说,网络安全的概念要广得多,层次要高得多。
网络安全首先是一种意识。按照网络安全专家的说法,在今天的网络条件下,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来说,窃取信息不是说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别人想不想的问题。因此,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防患于未然,才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
现在又有“第五疆域”的概念。所谓第五疆域,即在陆、海、空、天之外的新疆域。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倪光南的观点,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网络空间也须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网络强国是应“势”而生的重要思想。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使得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中国来说,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遇是一件憾事,现在,在信息化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再次错过,网络强国正是看到这种形势、把握未来趋势的现实选择。
遵循这一思想和理念,只要中国人扎扎实实努力,就能够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
互联网技术始于西方,中国进入这一领域要比发达国家晚许多,但是,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信息化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从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问鼎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到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阶段,再到5G研发步入全球领先梯队,这些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我国信息化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但是,必须承认,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严重制约中国信息化技术往更高层次迈进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构成了挑战。去年发生的中兴公司被重罚事件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核心技术买不来,这已成为共识。以中国现有的经济体量和竞争地位,在核心技术突破上,唯有把重心放在自力更生上,走自主创新之路。这一点,航天和深海探测等技术领域的努力和突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自主创新不等于闭门造车,它与开放、交流、提高并行不悖。
世界早已进入网络时代,离开信息化,强国无从谈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造福于人民的理念,践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中国强国之梦的实现就一定会到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