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鲲 :初中生菜刀砍同学:欺凌和戾气是一对孪生兄弟
西安一初中生持菜刀砍伤4名同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依照媒体的报道,初一学生徐某(13岁,未成年人)进入教室后,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把菜刀砍伤与他相邻的4名同学,班主任见状立即冲上前去,奋力抱住徐某并夺下菜刀,将其控制住。同时,紧急疏散班级其他同学到教室外。经医院诊断确认,4名受伤学生均为手臂部位外伤,无生命危险。徐某已被辖区派出所带走询问,其家长配合调查,具体伤人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中。类似这样的事件,想必并非第一次发生。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来看,都是戾气被激发而导致的恶果。不过,在警方没有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前,对于戾气被激发的过程可能并不确切,只是这不影响,我们对于戾气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追问。
暂且放下成见,单纯的看一个13岁少年的戾气从何而来。试想,如若不发生这样的事件,想必谁也不会追问,这样一个少年的内心到底经历过什么。但这并代表,他所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就很健康。这从过往社交媒体上流传出的“校园暴力”事件中也能窥得几分,大凡戾气都来自逼不得已。
是的,外围的声音向来充满善意,但这并不会让“校园暴力”从此销声匿迹。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被善待的孩子是不会轻易作出这种恶意的行为。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恶意满满的欺凌。这些欺凌的行为,往往是法律和道德难以触及到的地方。于是,才会出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江湖报复。这也是为何,每当发生“血案”时,人们才会顺着戾气的脉搏,寻找欺凌的足迹。
回到案件本身,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被砍伤的4个学生与砍人学生到底发生过什么?是有多么大的仇恨才会用如此险恶的手段进行报复?这不只是法律层面要追问的真相,也是市井原则需要追问的缘由。虽然,不能肯定是被砍伤的那四个学生触发的。但是,倾向性比较大。
当然,在学校里,砍人者也可能是受到什么刺激,来至学校的、老师的或其他同学的,为发泄情绪而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这些都难以确定,不过却都有可能。另外,家庭环境是否和谐美满,也算是一种客观因素。
当然,在警方没给出具体的调查结果时,这一切都算是一种臆断。可是,能坐实的是,砍人者肯定是受到某种“刺激”,而这种刺激中多半是带有欺凌性质的“挑衅和侮辱”。而且,这种“欺凌行为”应该是长期的。
这从砍人学生的实施过程也能看出,是早有预谋的一种行为,而非应急反抗的结果。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件“校园欺凌”累积的爆发血案。一般而言,校园欺凌,教师对学生也存在。但并不会过分到让一个学生拿起菜刀。
这倒不是,老师怕学生,而是再坏的老师,他也怕丢掉自己的工作,所以会夹着尾巴做人。相对而言,一些学生间的欺凌就变得毫无底线。很多学生,仗着家庭条件优越,就对一些羸弱的学生进行人格消费,包括言语上的,动作上的。羸弱的学生碍于“少年的自尊”和“对欺凌者的畏惧”,也不愿意告诉家长和学校,长此以往就形成恶性循环。
直到,当“欺凌的界限”和“情绪的累积”到达戾气的阀值时,菜刀就容易装进书包,更容易砍向那些欺凌者。相信,回顾13岁的少年,他的生活何尝能逃过这些龌龊的景象。如若不是被闹到走投无路,谁愿意拿着菜刀作出最后的“以死反抗”。
不得不承认,欺凌和戾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时,在过往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时候“被欺凌者”,也会变成“欺凌者”,这种角色上的转换,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心扭曲的恶果循环。
而触发这些暴力的产生,绝非是一方面的促成。家庭的,学校的,大社会层面的,都有难以逃脱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那些没有被卷进去的学生,就可以证明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健康的、有序的,良性的。更不能因为发生的频次有限,就说明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类似的事件已经不少,是应该摊开个案,说说整体上的问题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