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鲲 : 马桶刷洗杯子:众人皆知的“底线”已被同流合污
有媒体报道,哈尔滨三家“五星级酒店”,清洁员在保洁过程中,用同一把刷子刷完马桶后继续刷杯子、浴缸,用浴巾蘸马桶水擦地,在地上整理被子、浴巾。整个过程简单粗暴,很难相信是五星级酒店清洁的流程。只是,当这样的事情被坐实时,对于五星级以下的酒店卫生就更让人担忧。按照清洁员的说法:“有客人时别这么做,这是违规操作”。很明显能实证,清洁员是知道“标准”和“非标准”的。然而,当工作量多,为省事的时候,清洁员们就开始不顾“底线”,甚至觉得“非标准”的操作很正常。说到底,对于酒店的“卫生标准”而言,防疫站、酒店、清洁员是应该遵循“一套标准”的。可实际上,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防疫站有“防疫站的标准”,酒店有“酒店的标准”,清洁员有“清洁员的标准”。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上执行力度被打折,也就难以完成闭环的良性运转。
不过,如清洁员所说,只要客人看不见,领导看不见,就好像保洁工作没问题。这种只重视表面结果,而忽略责任道义的态度。实际上,不只存在于“清洁员群体”,这样的现实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大众一直也在追寻底线,可是所谓的“底线”都存在于公共层面。真要是自己面对“底线”时,能守住的人却寥寥无几。
作为一个健康的社会,本应该各尽其职,做好分内之事,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荣。但就这样一种朴素的愿景,却很难成为一种共识。太多人只图自己省事方便,不顾他人的感受,到头来陷入,这边的食品不干净,那边的物品不干净,在见不得光的时候,都在消耗着彼此的信任。到最后,权利边界模糊,同流合污泛滥,面对不正常,也只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
每个人都愤世嫉俗,每个人都又同流合污。人们一边渴望公共道义的加持,一边却在私利中摇摇欲坠。这种焦灼的内心,无奈的守望到底何时才能寻得出口,着实是一个世纪问号。过去人们常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候,人与人总要被生活联系起来。此刻的事情如果不关己,不免会让自己在未来受困。
发生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是头一次。最大的悲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在众人皆知的局面下,人们能装着不知道让其继续运行。媒体的报道,舆论的追问,这都是事情发展到不得不的情况下,大众情绪才好像有所动容。
很多人住酒店,洗漱用具,床单,拖鞋都自带,这对于经常出差的朋友们都不言自明。他们不是不相信酒店,是不相信人性中的那点幽暗之处。尤其,当五星级酒店都靠不住的时候,别的酒店就算都按照卫生防疫标准保洁,也很难让人放心去住。
很多人总说,看后厨做饭,食欲全无。同样的问题是,看酒店搞卫生,心惊胆战。说到底,不是岗位的问题,也不是酒店饭店的问题,根本上的问题在于人心。过去很多人总喜欢用“污名化”来解释和回避问题。实际上,最“污名化”的就是人心。
很多人说,机制不完善,自然就会导致人心涣散。这种说法几乎将人心归为不堪。但要清楚的是,好的机制运行,也离不开人心的基本道义。如若,所有的关系链条,交易流通只靠机制去守护,大概人类也就将失去亲情、爱情、友情等精神传递。最后,只能活在冷冰冰的精神荒漠里难以自拔。
人们总说信仰,也谈精神关系。但是也都是小圈子范围内的一种良性运转,只要一出圈子,很多的观念也就不再适用。比如厨师做饭,给家人朋友做就是真材实料,但对食客而言就另一码事儿。同样的,清洁员在家里保洁,肯定不会用马桶刷洗杯子,这种只守护小圈子常识的逻辑,已经形成。
但是,这种小圈子主义,却仍是利己主义的化身。往长远看,人总要和社会打交道,过程中还是人与人对接,这种时候“利己也就成为害己”。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众人皆知的“底线”已经成为筛子,同流合污的情绪暗自流通。都想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却都不想坚守自己的底线,真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囹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