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鲲 :“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为何会成为尴尬之宠?
身处一个焦灼而浮嚣的时代,谈到“生存与情感”。每一个人都会喋喋不休,关乎“生存”的实质就是工作,必然就“谈月薪”。关乎“情感”的旋律便是“婚恋”,只是精神与物质,天知道谁更好。“生存与情感”而言,独立而又被世俗串联着。于此,社交媒体上“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这种扎心话题才会成为尴尬之宠。当然,所有人都很清楚,探讨“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并非是就事论事,就调论调。翻译成条理清晰的争辩指南便是:A、一个月挣3000元算是生存底线?B、一个月挣3000元配不配谈恋爱?C、月薪重要还是爱情重要?
不过,稍微动一下脑子,就会发现这些类似辩论赛式的命题,对于生活的参考并不大。就如辩论赛,终极目的不是辩输赢,而是学会如何思辨。而在谈“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的话题上,终极目的就是为各自执念当炮灰。于此便出现被玩坏的一些情形,难免让人啼笑皆非。
其一,当变相炫富成为一种讽刺手段。一男生说自己一个月挣2500元,女朋友还貌美如花,体贴温柔,整个画风简直充满真爱。可当最后的落款处,注明自家有好几处平房已经被标注上“拆字”时,和谐的气氛瞬间就被蒙上某种撕裂感。很明显,这样的诙谐调侃中,一方面希望自己是个“拆二代”,另一方面希望感情尽量纯净,这样的结果之下,底色必是被物欲烘烤的漂泊一族,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仇富,仇拜金。
其二,当不嫌弃男友穷成为独立的代名词。一女孩说,男朋友的钱够他自己花就行,不想让男友加班累坏身子。自己的花销自己的工资足够。至于未来的生活开销或者买房负担,两个人一起奋斗就好。这样的女朋友,如若有,也算是稀缺大牛货。依照这样的逻辑,自然“男友月薪3000元”,也是没什么意见。是不是真爱不好判断,但女孩的独立是显而易见的。
其三,“鄙视链末端”的踩踏事件。一工地男说,月入过万,父母健在,儿女双全,一年到头,存不下钱,感觉生容易,活不容易,生活真他妈不容易。本来这样的生活格局,应该算是普通人的“小确幸”,可是言语间夹杂的无奈气息,足以瞬间踩踏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们。总以为工地男是鄙视链末端的悲催者,可惜当工地男的“全景生活”直击没有生活的“月薪3000元”的低保户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那种彼此踩踏的慌张之感。
其四,房子确实可以“绑架爱情”。一保安说,自己的工资也就3000元,但老婆不离不弃。不过,冬天再冷,也要冒着严寒收三套房子的房租,真是苦逼。面对这种景象,只能说房子拥有爱情,而非爱情拥有房子,具体逻辑相信所有人都明白,但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在婚礼上,即便是苟且的婚姻,也会被蒙上海誓山盟的浪漫气息。
其五,工资不等于家底,姑娘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一女生说自己可以接受“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原因是他男朋友家里开公司。这世间,眼睛最亮的不是吃瓜群众,而是谈婚论嫁时姑娘们雪亮的眼睛。念书时即便数学一塌糊涂,可要到盘算男朋友的家底时,瞬间就能学霸附体,是奇葩还是奇迹,多数人会选择沉默。
说到底,谈论“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到最后都和话题本身脱离。剩下的只是各说各话的刷存在感,没有钱的鄙视拜金主义,没有爱情的高呼现实就是个婊子,有钱的揶揄破单车只配卖红薯,有爱的反感满脖子大金链子晃荡。貌似,只有有钱有爱的和没钱没爱的最淡定,一个是因为都有,所以人生赢家。一个是都无,所以无所畏惧。
总之,真实的生活里十之八九不如意。说到底,“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能成为尴尬之宠,大抵也是在拷问生活的底线是什么。3000元而言,就现在的房价,都不够普通县城里的一个月“月供”。更何况人还要维持基本的生活,这几乎是在挑明,“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谈恋爱还将就,结婚就有点寒碜。
当然,作为婚姻而言,考虑物质层面没什么错。但主要的因素还是要看彼此的情感契合度,而后考虑物质上的因素。最怕的是,一上来就“谈钱”,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如人们在探讨“月薪3000元的男朋友”话题上,基本上围绕的是月薪和家底在展开。至于男朋友作为男性的基本条件:三观,颜值,身材,智商,情商,个头,性功能,好像显得并不重要,着实让人感到一种尴尬。
这也就是为何一些人觉得相亲很没尊严,因为相亲中的人就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觉得性价比不错就下单,性价比不合适就看都不看。于此,多数相亲不欢而散已经成为常态,都知道“卖点”也是“痛点”,所以一旦戳破,自然也就没有下文。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之所以这样的去激辩,是因为在感情这件事情上,一直以来都被现实囹圄的比较尴尬。人们渴望爱情,但又很轻松的被物欲俘获。这种焦灼之感中,好像所有人都很没有安全感。得到物质的,害怕不牢靠,得到感情的,担心不纯洁,独立自主的,又怕不融合,人真是一个“纠结的动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