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 发表于 2018-1-20 10:54:20

姬鲲 : 女博士被骗85万:“泡在实验室”并非是被骗的原罪

有媒体报道,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饶源(化名)遭遇诈骗。五天内被骗85万元。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角色扮演”官方机构,并以配合调查的名义让其汇款。按照饶源(化名)讲述的过程,2017年1月6日。她接到一个自称是经侦民警的电话,表示饶源在北京开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涉及金额128万元,要她向警方说明情况。此后,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人陆续和她通话。这些假冒的公检法人员要求饶源筹集128万元,打入所谓的“国家账户”,待查明真相后返还。饶源信以为真,连续5天汇款85万元,等到2017年1月11日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时,她才发觉受骗。

另外,从媒体方面获知,饶源(化名)29岁博士毕业,也是入选2017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的三百人之一,可以说是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代表。这种情况下,媒体舆论便陷入两种困境。一方面痛斥骗子的可恶行径。另一方面感叹,如此的高知的女博士怎么就能被骗呢?

如饶源(化名)所说,她这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生活圈子有限,她对“新闻八卦”没有兴趣,她的微信朋友圈功能是关闭的。而曾经惊动全国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她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实面前,着实让人感到几分惊诧。可追根究底,“泡在实验室”到底是不是被骗的“原罪”,这大概在逻辑上也讲不通。

一个女博士被骗85万,之所以能成为爆炸性新闻,大概是因为社会对于女博士的社会期待较高而导致的结果,由此也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反差性情绪。可实际上,一个人的“社会经验多与少”,常识判断“强与弱”,和自身的学历并没有必然关系。当然,从社会的实践层面来看。只能说,女博士的社会认知能力,比常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客观的优势(思维和学识层面)。

但是,如果一个人单凭有优势,还不能决定其最终的命运。有认知优势而不去发挥或者实践,从效果上而言,等同于没有优势。所以,很多人只是感叹优势的存在而惋惜。至于女博士的社会经验而言,如若不参与生活的实践,只泡在实验室,大抵生活的能力或许还不如普通人。

这也就是人们为何总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实际上真的如此吗?我一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就如通过“女博士被骗”来证明“女博士”不如常人的认知能力一样荒诞。坦白而言,不管是女博士的求学经历还是其工作生涯,这只应该算是其人生中的一部分,而非其生活的全部。她自己不看新闻,不社交,自然就会导致圈子狭小,信息闭塞。但这些也并不能成为她被骗喊冤的理由,某种意义上反而算是一种耻辱。

很多时候,看到很多高知女性“被剩下”,外人来总以为她们的“要求高”,“条件多”,可实际上,当她们说出的要求和条件很普通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被剩下”不是太现实,是因为她们一心向高知,却忘记本能的存在和生活的终极意义。

说到底,求学也好,工作也罢,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人更会安排和应对自己的生活。而非“为求学而求学”,“为工作而工作”。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生活弃儿”着实不少,女博士饶源(化名)就算典型的例子。

虽然,从求学经历上而言,着实出类拔萃,可面对社会环境中的艰险和欺诈时,她却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这种尴尬困境的形成,除却她自身的问题以外,也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密不可分。这也就是为何很多孩子,都高中毕业还不会自己洗衣服,甚至一顿简单的饭菜也不会做,这在西方社会中,几乎是难以想象。

类似这样的孩子,一旦失去父母或陷入困境,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搞不定。既然教育是希望人更强大,可如果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连生活都不会自理,连基本常识都不去了解,最终也只能被学业奴役,工作压死。

所以,对于被骗的女博士饶源(化名)而言,说出自己十年如一日“泡在实验室”,只能说是自己不会组织自己的人生。讲真,女博士也有很多,科学家也有很多,这些人中,生活达人大有人在。毕竟,除却学习和工作以外,人还是要生活的,而生活本生就需要面对陌生和未知,这种时候基本的常识判断都没有,大抵也就难以将生活组织顺当。

说到底,女博士被骗85万的新闻中,核心不是被骗,更不是85万,而是人们对于一个高知女性没有生活常识的惊诧和失望。当然,不管是反思“徐玉玉”也好,还是反思女博士饶源(化名)也罢,都在表明人们开始追问教育的终极目的,而非为“读书而读书”,“为工作而工作”,最终成为生活的“奴隶和傻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姬鲲 : 女博士被骗85万:“泡在实验室”并非是被骗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