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 :我们为何不愿戳破“晚婚”的真正面目?
社交媒体上,一则“杭州女性平均登记年龄31岁”的话题被热议。数据的支撑,主要依据杭州市民政局,对2017年杭州市婚姻登记数据的复盘。按照官方的数据显示,2017年,所在地平均每天有180对新人结婚。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33.1岁、女性31.0 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晚了1.3岁。其中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6岁、女性27.1 岁,与去年同期相比,男性晚0.1岁,女性晚0.4岁。面对这些数据的复盘和同比,实际上人们并不感到惊诧,某种意义上,算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更为权威的实证。实际上,无论是像杭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晚婚”的现象早已出现。不论男女,30岁左右结婚已经成为常态。这其中,有一个较为被认可的逻辑,一个人大学毕业就24岁左右,工作四五年,有一定经济基础后,然后决定结婚,基本形成一种生活定式。这样一来,结婚的年龄自然也就接近30岁。
当然,能顺应这种规律的人,也可以说是人生较为顺畅。这很符合“常人”的人生模板:“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儿”。因为在“常人”的生活法则里,要是错过最佳的“适配期”,很多事情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实践起来也较为艰涩。
尤其,如“结婚”这种事情,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承载着“合作人生”的作用,也囊括着精神的契合和生育的职责。所以,能选择在当下社会里,所给出的“最佳时期”内,完成自己的“婚配任务”,大抵也可以算一种“人生赢家”。
只可惜,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直以来不愿“戳破”晚婚的真正面目。不管男女,只要是单身,就特别害怕被“催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度认为,那些害怕催婚的人,可能是不想走进婚姻。后来,我才发现并非如此。
那些所谓的“没有合适人的出现”,“很难遇到真命爱情”,实际上,都没有讲出“晚婚”的真正面目。人们越用精神之墙掩盖,越说明现实之墙难以逾越。因为,多数人都明白,现实之中有太多阻隔难以跨越。
10年前,20年前,结婚之所以比现在早,是缘于大城市的壁垒还没有筑起。大多数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生活成本相对低廉。这就使得“结婚”成为一种赋能,1+1大于2被人们广泛认同。而现在的大都市里,要是自己的家底根基薄弱,草率的“结婚”所产生的副作用,会比一个人生活更疲惫。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也就一年比一年晚。
我认识不少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曾经的“学霸”,并且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想在大都市留一盏灯给自己。可是,已到而立之年的他们依旧很彷徨。工作不停的转换,房子不停的观望,恋爱在疲惫,房价在高涨。他们选工作越来越不考虑梦想,甚至放下学霸的姿态,先委屈求全实现户口落实也好。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年轻人不想结婚,而是结婚的条件并不成熟。有成熟结婚条件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高攀得起。这种时候,不论男女,想要进入婚姻,都需要积淀(经济能力、工作能力、精神层面)。要不然,很难在艰涩的大都市里,找到自己情投意合的“另一半”。
只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也不愿意戳破这个艰涩的面目。于此,才如鸵鸟一般沉沦在都市影视剧描摹的模式里,一蹶不振。这也是为何,很多都市影视剧本来很水,但依旧票房很高。这些反差的迹象,甚至让人怀疑,我们的年轻人是不是智商和情商都出现重大漏洞。
可“复盘起来”再去看,大抵也很符合“缺什么补什么”的常识逻辑。很简单一点,年轻人既然都明着“同居试婚”,说明“荷尔蒙”水平并不低。可就是不结婚,很明显不是怕结婚,是怕结婚后所承担的后果(主要是经济方面:房子、车子、家庭的职责担负)。这里面男性相对更甚,可女性朋友在面对物欲高涨的大环境,实际上也存在不安全感和相应的压力。
总体而言,所谓的“晚婚”,也是社会化的结果,而非个体主动的结果。所以,我常说:“催婚不是很道德,儿女要是想结婚,想谈恋爱,真不是你能管得住”。就比如孩子的“青春期恋爱”,很多家长给打上“早恋”的标签,怎么管也管不住。说到底,作为婚恋主体要是“不想结婚”,客体的力量再大也没用。
于此,我们也能确信,不想谈恋爱只是借口,不想结婚只是生活所迫,“晚婚”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过去,不论是政府倡言还是主流舆论趋向,都鼓励晚婚(晚育),可是当现实的数据直接触底时,或许曾经的鼓励就应该变成反向刺激。不得不说,时代确实已经变天,年轻人是该戳破真面目,以自己为中心,敞亮的做自己。“婚与不婚”,自己才是主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