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奇:遗址公园翻译失误源于责任缺失
有网友反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路标翻译有误。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发现,园内一名为“银波得月”的景点几处翻译各不相同,公园西门更是直接被译为“Simon”。对此,海淀区园林局称,将转交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北京青年报》5月8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属于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出现多处翻译失误,实属不该。虽然,眼下无法得知当初的翻译有何依据,但其中亦不难看出,该景区管理人员,在旅游管理观念上的缺失。
自严复翻译《天演论》后,在中国翻译界,“信、达、雅”就一直是翻译首标。诚然,铁骑雄风、蓟草芬菲、银波得月等充满古风韵味的名称,在翻译成英文方面,有天然的难度,可也不是无法周全的。至少不该是“Moon? in the Silver Wave”类似的“机翻式”直译。该景区管理人员多多少少显得不够“专业”。
再者,英文译名并不是中文名称的补充,他们两者间的地位应该是相等的。出现景点译名多处不统一的情况,不熟悉中文的外国游客来说,必然是一场“噩梦”。北京已属于国际大都市,外国游客众多,景点译名有问题,轻则会大幅度降低外国游客的观光体验,总则会影响北京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对此,管理人员怎能等闲视之?
不可否认,若是将该类问题,放置在英文不够普及的六七十年代,大家对雷人译名,不妨一笑了之。可在当下,我国英文教育已十分普及。敢问我们的景区管理人员,在安放指示牌的时候,就没有一点察觉吗?而那些有不统一译名的指示牌,又是经过怎样“统一”的渠道进去景区的呢?说到底,是责任意识的不足,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任何一类公共设施的采购及使用,必定会经历过一段审查及评定的流程。在审查过程中,是否将译名翻译层次,纳入评价机制,决定了译名翻译的整体水平。当然,我们可以猜测,译名样式为景区一方提供,制作单位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可在审核验收的过程,也很极易发现,存在内容“不统一”的问题。相信审查人员不是“瞎子”,只有“不把问题当问题”的时候,才会如此草率。
景区译名不得体、不得当、不统一,是不少景区皆存在的现象,而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带发展,该类问题不能隐藏在落后的观念之下,纠治必须早日进行。面向未来,随着即时翻译、拍照翻译等技术的不断升级,我们需要做工作还很多。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此类问题,深入地开展调查,运用专业的翻译力量为各大景点找到一个合理的译名,这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负责的表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