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餐饮业起薪超硕士背后有何启示?
一份报告显示,北上广深、武汉等一二线城市餐饮用工缺口巨大。旺盛的招聘需求直接拉高了餐饮企业的支付薪资水平,北京餐饮企业支付薪资水平甚至高出去年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近千元;广州则高出去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1500元左右。(5月6日,南方网)农民工起薪超大学生的新闻,曾经引起争议。虽然一些大学生不愿接受,可随着中国用工荒形势的越发严峻,体力劳动者工资的上涨是不争事实。那么,一二线城市餐饮用工的起薪超过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则变得顺理成章。为何?如今带有普惠性质的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已经褪去曾经的精英教育色彩。当然,餐饮行业的升级迭代,也让这份工作不断增加挑战性。
如果有大学生对餐饮行业起薪超过自己不满,不妨挑战一下这份既费体力又要脑力的工作。如今的一二线城市餐饮业,再也不是八项规定前的暴利行业,讲究的是中产消费、有口味又有特色。一二线城市房租贵,经营成本高,非得有核心竞争力的餐饮公司才有立足之地。其用工要求也水涨船高。这绝不仅是只出气力的工作,服务员还得形象好、有气质、讲修养,有的还要参与营销。这就意味着,一个合格大学生也未必胜任餐饮工作。
事实上,一些兼具体力脑力要求的行业如餐饮,恰恰能反衬出当今大学生的致命短板——少能吃苦。网上一篇引起广泛关注的网文《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写道:找工作时,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大价值在于不可替代。责任心、吃苦精神、写作水平、做事能力、专业修养、操作技术、学问素养、人际处理,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领?有哪一点是他人不可替代的?你不失业谁失业?校园里被哄惯的大学生,有多少是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当你们大谈特谈创业梦想时,有没有先尝试自己赚钱验证自己的生存能力?更不要说,95后大学生流行慢就业,多少其实是在为推迟面对社会竞争找借口。
当我们习惯大学本科生、硕士生起薪被一个个体力劳动行业超过,我们要反思,大学毕业生不等于“胜任社会需求、已经做好进入社会准备的人才”。最近热映的爱情影片《后来的我们》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学生见清刚毕业时空有一腔热情和梦想,但只有经过爱情苦涩和事业逆境时,才被磨砺成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也只有在他痛定思痛、拭去身上浮夸时,他才成为一个“与社会需求无限对接的人”。
餐饮业起薪超硕士有何启示?大学毕业时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有没有体力劳动者一样的吃苦耐劳精神?还有,如今大学生普遍被认为“眼高手低”,有没有反思,我们身上的社会性是否达到了更注重创造效益的社会的需要?没想清楚这些问题、洗去身上浮华,大学生只怕连升级迭代的餐饮业也难胜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