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登录
评论网 返回首页

曹建明的个人空间 https://pinglunwang.com/?21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春秋公羊传》

已有 704 次阅读2021-10-13 20:14 | 大一统

    “大一统”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西周开创分封制,分封同宗,以树屏藩,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通过分封亲戚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构筑一道屏障和藩篱来巩固周王室。分封制导致了诸侯王做大。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弱,周天子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其实已经没有诸侯再听他的话了。诸侯群雄争霸,图强求存,战国七雄先后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变法。魏国处于一个中心地区,在魏国的四周有齐国、楚国、赵国、秦国,魏国在这四国的包围之下,一旦开战,四周都会受到的严重的威胁。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拉开了战国变法的序幕,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止,各国变法持续了两个世纪左右。魏国李悝变法最早,为各国变法做出了榜样,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的大成,坚持到底,为秦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战国后期,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将“一统”理解为消灭对手、统一天下。

春秋后期的孔子意图通过维护周公所定之礼实现“大一统”,“礼”是实现大一统的工具,通过“礼”以别君臣,明确统治秩序。所谓的“大一统”便是在总体上恢复周天子对诸侯的统治地位,恢复周王朝的礼法,即上下尊亲的等级地位与天子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思想寄希望于周天子即所谓的“王”来实现大一统。礼坏乐崩:诸侯们都在为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图谋发展,寻找思想根基。诸子百家争鸣它们都希望自家思想可以成为统一社会的学术思想,从而为构建“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提供学术思想支撑。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诸侯都希望摆脱周天子的束缚,不符合各诸侯意图,没诸侯喜欢他的思想,不受推崇,处处碰壁,各国拒收。

相传《春秋公羊传》最早的作者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弟子。"大一统“,字面意义就是“尊崇正统”。周王朝是礼制社会,非常强调礼制秩序。历法必须由由周王来颁布,它代表的,是周王统治的合法性,各诸侯国使用周王颁布的历法,就是承认周王的合法统治。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礼坏乐崩”,诸侯不讲规矩了,不再使用周天子颁布的统一历法,而是使用自己的历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人建议重建西周分封制,分封赢氏皇族,朝堂上公议遭李斯强烈反对,李斯认为周朝最初分封的都是姬氏王族,但是最后彼此攻杀,完全没有了同族、同宗的情分,分封没意义。吸取西周衰落的教训,废除分封制,为保嬴政直系血亲接手江山。

西汉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两者的优势,推行了郡国并行制。将自己的宗室子弟分封各地为诸侯,同时又任用自己选拔的官员,形成相互制衡之势、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史记》汉高祖刘邦晚年与群臣杀白马为盟,相约如果不是姓刘的做了王,一起共同灭了他。汉景帝时期,众多刘姓诸侯国掀起叛乱,也就是七国之乱,平定叛乱以后分封制再次被汉王朝弃用,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

汉武帝时,董仲舒从《公羊传》中读出了“大一统”,提出文化上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把儒家思想放在至尊地位,制定出了一套百姓的日常生活应该遵循的伦理纲常和行为准则,倡导建立一个疆域、文化、制度等全方位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大一统思想,就是通过思想的统一,以达到政治的统一;通过文化的统一,以达到天下的统一。

政治上的统一,天子是天之子,他代表着天的意志统治人民,臣民服从天就是要服从天子,历代帝王都试图通过圣化自己来显示自身享有天命,拥有无可争议的合法地位。汉武帝时期之所以推崇儒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君权神授,这种儒家思想非常有利于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超越了《公羊传》中统一历法的意义,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上的统一。

“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将君臣制度、君民关系深深地刻入人们的心里,大一统”观念深深地融入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自汉武帝后,儒学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统治意识形态的优势,即使是南北朝时代的长期分裂和儒学相对式微也未能彻底打破这一状态,如日中天的佛教也无法取代儒学而成为中国的统治意识形态。各朝统治阶级在上台后马上会发觉儒学是最为适合的统治意识形态,并且为了获取政治稳定他们必须取得儒家的支持,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在两千多年中能得以维持的关键。

宋代有专门管理笔墨狱的机构叫皇城司巡察,主要监视管制民间言论出版诗文舆情再依律处理机关,其实就是控制人们思想言论的机构。有三级机构,最大的是亲事官、次的是亲事卒、再次是逻卒,逻卒就是巡查民间,监视民间老百姓私生活及其言论,专门从事偷窥、偷听、告密,抓人勾当的官员。亲事卒和亲事官是负责将抓来的人拷问和处理案子的。民间一旦有个什么不利于朝廷的言论舆情,这些人马上闻风而起,将制造对朝廷不利的言者说成是“诽谤朝政”捉拿归案。

明朝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驻扎关键的地方,掌握着军事重镇的军事力量,形成九大塞王。朱允炆继位进行削藩引起靖难之役,朱棣接手后对于各藩王进行了打击,最终将这些藩王势力全部消灭。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基于自己的出身经历,怕文臣武将不服不忠,权欲极重,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以驾驭不法群臣,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皇权。自卑的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怕有知识的儒士们不肯为他所用,当自卑走入极端之后,自尊心就会膨胀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压制别人的暴虐念头,以求心理平衡。大兴笔墨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镇厌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被诛者达十几万之多,儒生从此不愿入朝为官,诈死,佯狂,从此不敢自由思想。

满清为了毁灭民众的抵抗意识,树立统治权威,剃发易服、诛城、笔墨狱。汉族士大夫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镇厌知识分子和防止汉人的抵抗,大施笔墨狱罗织罪名,构成冤狱,维护自己的统治,镇厌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满清转战烧杀37年,中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减至1660年的5000~8000万!康熙帝下令撤藩,引起三藩之乱,半个中国陷入战火,清王朝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经过八年的战争,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

封邦建国从没有在历史当中消失过,无论是依旧遵循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制,还是封建集权,是维护家天下极为重要的手段。“大一统”的观念,制约着中国的政治秩序治理模式,更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状态,维持着帝国时代的国家版图。

封建“大一统”思想是蒋介石统一思想的主要来源。古代的大一统是家国同构,国民党在大陆时的大一统是党国同构。古代大一统下的最高统治权在皇族内交接,在大陆时的国民党那里,最高统治权在党内部交接。近代中国经济官僚资本,国有经济与国家权力密切结合,以统制经济形式及其非市场化取向为主流,这一基本格局和根本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权力思维和集权主义的潜在影响分不开的。

儒家思想从精神层面上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观念与民族精神,秦汉时代所奠定的中华大一统观念,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它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民族心理特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守。人们认为,似乎只有大一统才能消灭战争,人民才能和平安定。家天下体制,视天下为个人之私产,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千年的灾难。自大一统确立后,尚未出现过西式的和平权力交接。铁桶一般的社会,禁止任何变革,为两千年的思想禁锢开了先河,大一统导致治乱循环是千年苦难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依旧停滞在起点上,或者从未开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我们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2 17:43 , Processed in 0.042385 second(s), 17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