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455|回复: 0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是否开始固化?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8-4 2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今天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第二讲。

  今天我首先要对各位网友表示感谢。这个音频节目上线以后,受到了大家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参与。同时很多朋友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这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有一些问题,今后会进一步改进。这些就不说了。

  我们开始第二讲,就是中国社会是不是正在走向固化或者说是定型化的过程?大家记得在第一讲中,我们讲了如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说“社会结构”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在过去这些年中,中国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有很大分歧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社会存在不存在一个固化或者说定型化的过程呢?”

  我想谈三个最基本的判断。第一,如果和改革初期、改革中期相比,可以说近几年中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固化(定型化)的趋势,这是从纵向的角度来说的。第二,如果横向地和欧美的一些国家来比,我们毕竟处在快速发展、大规模城市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应当说这个社会固化的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而那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固化程度比我们更高。第三,虽然我们现在社会固化(定型化)的程度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但是这个固化(定型化)所提出的问题的严峻性其实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呢?虽然西方国家现在社会结构固化(定型化),但是它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它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是比较通畅的。第二个是当它固化(定型化)的时候,它已经形成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虽然在近些年,中产阶层也遇到了种种的问题,但基本的社会结构已经是一种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它是以这样一种结构固化下来的。而我们没有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是在贫富比较大的情况下固化下来了。

  我们先说社会结构的固化(定型化),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改革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这个改革虽然历经曲折,但是总的方向是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走的。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过去完全由国家垄断的资源很多都释放到了市场和社会中来。那么伴随着这样一个过程的是“社会结构分化”的过程,原来这个结构中没有的一些因素开始出现了。比如最初的个体户出现了,然后私营企业主出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由体制内转到了体制外,这都是过去没有的因素。在原来阶层(阶级)的 内部,也开始出现进一步的分化。比如过去,我们有一个笼统的“工人阶级”,内部很难说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中开始进一步分化成国有企业的工人、私营企业的工人、失业下岗工人等等,内部的情况已经千差万别。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来没有的因素出现了,原来一些地位比较高的浮沉下来了,一些原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可能地位在上升。所以那个时候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非常快的。

  在80年代的时候,社会学也有很多关于分层的研究,但是划成几个阶段时候,过一段时间很快就变了。这就说明当时是社会分化剧烈的时期。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从那个时候开始,另外一种趋势出现了,这就是“社会结构固化(定型)”的过程。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我提过社会结构固化(定型)的四个标志。第一个就是阶层和阶层之间出现了边界。这种边界既有物理意义上居住空间的边界,也有抽象意义上的社会区隔。第二个是社会阶层的意识开始逐步发育和形成。这种阶层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一种“我们”感:“我们是同一个阶层的”、“我们是穷人”、“我们是富人”这样的一种意识。从当时的一些研究来看,在90年代初的时候,这种分化还没有明显的阶层意识。但是从9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研究可以发现:这种阶层意识在逐步地形成。第三个标志是社会流动开始减少。社会流动的减少也就是社会地位上下沉浮的现象开始减少,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中的门槛是在不断加高的。第四个是经济社会地位开始出现世代间的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带有“世袭”意味的现象出现了。在90年代中后期,首先出现了“富二代”这个词,然后到本世纪初的时候又出现了“贫二代”这个词。最近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官二代”这个词又非常流行,那这都表明什么呢?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方式开始出现了代际间的传承形式。在最近这些年间,这四个标志或者说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在不断固化(定型),特别是纵向地和过去相比,和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改革开放中期相比,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这种社会结构固化(定型化)的过程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心态、人们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在80年代,包括90年代的前中期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一个词——不平衡感。人们把这个作为负面的情绪,但是现在来看,这种“不平衡感”其实是比较好办的。因为什么叫普遍的不平衡感的?就是说每个人群、每个人都有他满意的一面,又有他不满意的一面。比如说,那个时候国企的工人和个体户比,他心里觉得不平衡,因为他挣的钱太少了,但是他觉得他的身份和地位又是比较高的,他有“铁饭碗”;反过来说,个体户挣的钱比一般的工人和干部都要多,但是一想自己这么有钱却还是被社会瞧不起,所以他们也有一种不平衡感。但是社会开始固化(定型)之后,这问题就不一样了。这种普遍的不平衡感开始被少部分人,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的“绝望感”所代替,这种绝望感其实是更难办的,因为它意味着看不到希望,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看不到希望,甚至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都很难看到希望。所以我们在考虑 社会结构固化(定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社会情绪的变化。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22 20:11 , Processed in 0.452185 second(s), 26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