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233|回复: 0

汪东旭:莫把“相关部门”当“顺口溜”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5-13 11: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许多地方都开展了电视问政。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通过电视问政的创新载体和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回应民生诉求、推动工作落实。但笔者注意到,在问政现场,发言官员时常会用“相关部门”以代指责任单位。而对于这样模糊的代指,来自媒体、纪委和人大的代表却不买账,经常会直言不讳地追问:相关部门到底是哪些部门?

  究其根本,之所以出现“相关部门”这样的模糊指代,大致有如下原因。一则,可能存在多头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合等问题。二则,可能源于对其他单位职责的不清晰,只好语焉不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碍于情面,即使知道具体部门的名称,却害怕在公开场合让兄弟单位下不来台,甚至产生情感隔阂,不便以后开展工作,只好模糊了事。

  近些年,“相关部门”这样的“顺口溜”经常造致舆论调侃,甚至被认为是有关部门逃避责任的借口。一些官员时常将“相关部门”挂在嘴边,暴露的是政府各部门权利与责任界限不清,以致出现九龙治水、责任轮空的尴尬局面。媒体曾报道过的“问题井盖”转了多个部门无人认领,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而这样的模糊代指,既不利于责任单位在舆论关注下“红脸”“出汗”,也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电视问政的目的在于集中党内党外、线上线下的监督力量,强化责任担当,倒逼高效落实,以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在提问现场,针对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通过一针见血的提问和不留情面的点评,能够让领导干部感受民意、有所触动,既赢得了支持点赞,也推动了落实、激荡了作风。但代表们追问“相关部门”的具体所指,同时也说明,对于问政的力度、辣味,还有更好更深的期待。

  一个“相关部门”的“顺口溜”,折射的是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担当奉献的作风和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形象,不妨从摒除这一习惯性语言开始。既要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厘清职能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破解一个井盖多个部门无人认领的尴尬,又要加强部门协同,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干事创业姿态,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汇聚强劲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1-23 18:55 , Processed in 0.255835 second(s), 24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