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301|回复: 0

巨龙:文艺界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7-28 15: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喜欢读书看报,看的东西很杂,但是我看书向来不追热门。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热门,其实都是人为捧红的,带着巨大的商业驱动力。对古典名著,也不是那么迷信,每一本书,每一个作者,都有自身的或者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去年冬天我去北京,在中关村当年的海淀图书城想买一点书。海淀图书城已经改成了中关村创业大街,那些创业咖啡店生意都很萧条,但是附近还有几家书店残留。逛了整整一个下午,却发现并没有多少书值得买。于是我在想,我们的学术界,我们的文艺界,是不是也该进行供给侧改革了?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自己写文章的人,看别人的文章,左也不顺眼,右也不顺眼。后来我问了很多喜欢读书的朋友,探询他们对文艺界的看法,和我竟然很相似。也就是说对文艺界有看法,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

我并不打算全盘否认文艺界这三十年来的成就,这么些年,还是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有很多优秀影视剧。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文艺界出的烂货,超过98%以上——这还算是客气的说法。也就是说书店里边100本文艺书,最多只有一本值得买。98%以上都是滥竽充数,或者相互抄袭的,或者是没有多少营养,这就是我们文艺界的现实。

也许别人会反唇相讥:你行你上啊,有本事你写几部好作品,不行你就别唧唧歪歪。我承认,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不是作家都两说。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一个食客,应该都有挑剔一家餐厅菜品的权利,未必需要炒得一手好菜才够资格来评判。同样的道理,做一个读者,我有资格评判一些作品的好坏。当然啦,这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

看看图书排行榜,看看作家收入排行榜,再看看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我常常有哭笑不得的感觉,也许是我老了,理解不了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又或者我有太多的想法,看世界的眼光太毒,跟很多人都不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舆论被各种各样的势力操控,或者被别有用心地引导。多数人并没有太强的判断力,往往都会人云亦云,跟着潮流走。其中包括了很多才华横溢的精英分子,也包括我自己的年轻时代——如果二十多岁,就有现在这种理性和判断力,我的人生道路也许会完全不同。

经常看到有人引用数据,说中国人的阅读量很低,排名世界里非常靠后。后来我反过来想,也许中国人智慧这么高,是因为阅读西方的东西少,没有被彻底的洗脑。说真的,很多烂书不如不读。生命如此美好,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很烂的东西上?浪费也就罢了,很多书还是巨大无比的坑。

如果要孩子读书,我还是主张读一些历史,再读一些名著,读史可以明智(少读袁腾飞那一类夹带私货太多的),读名著会形成比较好的文学素养。什么是名著?并不是图书榜单上推荐的一大堆经典书。而是写成至少三十年之后,甚至作者已经过世,还有人在阅读在传播的书。——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暮气沉沉的文艺圈子】
你如果留意文艺圈子,你会发现整个圈子暮气沉沉。
为什么会暮气沉沉?因为体制内的文艺圈,掌握着话语权的,很多还是五十、六十、七十岁以上的老艺术家,所谓的德艺双馨,那是他们的自我标榜。以电影圈子为例,也是张xx、冯xx这些人的天下,如果不是仗着他们的名气,还有他们在圈子里面的资源,他们的很多电影,其实远不如他们刚出道时候拍的好——除了画面越来越华丽,内容却是越来越空洞。

一个人的成就巅峰,往往都是在中年青年时代。人得服老,过了自己最鼎盛的时期,要么保持进取的朝气,不断超越自己,比如美国的那位卡梅伦导演。要么就急流勇退,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或者自己做伯乐,扶植更多的年轻人起来。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圈子,就跟生命一样需要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

中国的文艺圈子,就拒绝这种新陈代谢。比如像《炎黄春秋》,一堆老人堪称活化石一样的存在。再看看影视圈的那些天天露脸的女明星,都四十岁往上数了,还天天涂脂抹粉,互联网上一天一地都是她们的照片和各种八卦——当然了,这是付钱炒作的。以我一个正常的男人的眼光,十七八岁有点姿色不用化妆的年轻女子,都比那些女明星有吸引力多了。

为什么文艺圈暮气沉沉?因为那么多老人舍不得退下来。为什么舍不得退下来,为了名和利。文艺界是名利场,人一走茶就凉,一旦从公众的眼中消失,收入会急剧下降,晚景会非常凄凉。所以在文艺圈,老人们必须占着位置,还必须挤掉新生的力量,用话语权、金钱、人脉还有权力的垄断,巩固自己的位置。搞文艺,没有退休一说,七十八十了,凭着自己的当年名气,还可以出席各种活动,照样混吃混喝。随便写点什么,都是名家随笔,不愁没有地方刷存在感。

看看春晚那些“钉子户”,那些陈词滥调的老节目,那些十几年二十年如一的老面孔。你就知道,中国这个文艺圈,圈子封闭到了何等程度,简直是水泼不进密不透风。至于圈子里面的论资排辈,还有父子相传,更是不胜枚举。

我当然赞成文艺传承,但是这种传承,如果还是沿革旧时代那种师徒帮派方式,或者说更封闭的父子相传,你还能指望怎么推陈出新呢?毕竟师傅选徒弟,都是选择跟自己相像的人,或者自己看得顺眼的人。父子相传就更不靠谱了,你有文艺天赋,未必你的孩子也能有这样的天赋。我就看不出房x名,比他老爹合适演出功夫片。

【写到“天长地久”的“伤痕文学”】
早年的伤痕文学,主要是文革后的反思。它内容也多半都是主人公在文革期间受到的遭遇,当然了,以受到的伤害为多,所以叫做伤痕文学。

应该说“伤痕文学”有他的时代意义,至少在改革开放初期,它起到了一种反思的作用,让人们警惕那一段历史不要再来。但是,历史翻过那一页,已经四十年了,现在我阅读很多当代的文学作品,包括随笔和散文,里边仍然有大量挥之不去的这一类文字痕迹。算起来,那些50-60年代的“右派”多半已过耄耋之年,很多人已经离世。很显然,现在的很多文笔,并非当事者本人的记忆。

最近一部《软埋》(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作品),更是把伤痕文学的历史往前推了几十年,一直推到土改时期。写到土改时期,地主家被灭门的惨剧。——写作的原型故事,据说是因为作者本人的一个亲戚,是国民党官僚的后代,解放以后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子女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写伤痕文学没什么不对,文学本来就应该有现实的记录和有历史的思考。但是扩大化的伤痕文学,显然意不在此,不管是不是当事人,似乎都想往里面插一脚,就像一直在网络上传播的“…..期间死亡3000万人”争论一样。所谓的“伤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只想借此来否定TG过去的一切。——很显然,通过描绘受害者的惨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更容易获得国外的认可,万一让洋大人开心,还可以捞一个什么诺贝尔奖。

我对伤痕文学的态度也是一分为二,在前行的道路上,新中国的确有过错误,也走过很多曲折的道路,反思历史是应该的,但是否认历史,那就绝不应该,总书记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但是伤痕文学,伤痕文艺,仍然在大行其道。前两年张X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仍然主打这一类情怀。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在国际上再获青睐,入选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影片——人家老外就喜欢看中国的阴暗一面。

现在的“伤痕文学”又改头换面了,比如以科幻小说面目出现的《北京折叠》,因为其对北京“阶层分化”的科幻式描写,获得了“雨果”奖。

不管怎么样,只要是国际上这一类作品还有市场,洋大人还喜欢这一套东西,继续给这一类的文学颁奖,伤痕文艺作品,还会大批量地生产出来——而比如张导一类的人物,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伤痕”只是一件他们用来发财的情怀道具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2 20:52 , Processed in 0.468387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