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2278|回复: 0

沈贺 :美国文化霸权与“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传播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8-4 22: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霸权的产生建立在世界经济、科技等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之上,是全球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现象。美国文化霸权的产生有其特有的思想、政治、制度、经济等根源。“普世价值”的传播和推销是当前美国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时间长、方式隐蔽、主体多元、内容多样、载体网络化等特点。“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传播弱化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因此要自觉抵制其在中国的传播,有效抵御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的影响,消解美国的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也可以称为文化领导权,最早是由意大利政治学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他认为,文化霸权是一种思想文化统治形式,是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加行为,是一种文化强权和文化殖民。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在国际舞台上推销本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企图把建立文化霸权作为其谋求世界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目前以“普世价值”的形式出现,传播到我国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美国为何热衷于文化霸权战略
       文化霸权的产生建立在世界经济、科技等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之上。在新的国际形势和背景下,美国开始由原来依靠硬实力扩张的战略,转为运用软实力推行其文化霸权来征服世界。

      (一)美利坚民族固有的民族优越感和制度自信是心理根源
      美国人天生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他们坚信美利坚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奋以及道德观念最强、管理能力最卓越的。

      这种优越感的形成,一方面是深受清教精神的影响,笃信“上帝选民”和“天定命运”使得美国人对美利坚民族的优越感和最优秀选民的观念深入人心。既然是“最优秀的选民”,那么就应该担当起“救世主”的使命,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美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轨迹,仅用一二百年的时间就快速崛起的现实也提升了美国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美国从建国起,在短短二百多年时间内就从一个荒凉的殖民地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国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跃成为几乎无人匹敌的世界超级大国——“领袖意识”与“霸主气质”在此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美国人也开始确信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完善、最优秀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世界各国应该以美国文化为楷模,应该主动争相效仿,否则美国便会运用飞机大炮、经济制裁、文化渗透等各种手段强制而“无私”地送出美国的价值观。而且,深受“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彼此发生战争)影响的美国人认为,输出美式民主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并坚信“民主的美国是道义的国家”。

      (二)谋求和保持21世纪的世界霸权是政治根源
      冷战结束之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苏联在解体之后实力一落千丈,美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这种变化使美国觉得保持“单极世界”和充当“世界霸主”美好愿望的实现指日可待。然而,随着“金砖国家”和“展望五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逐渐强大,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明显,任何国家已经无法单纯使用武力来一统世界。于是,针对新兴国家不断崛起、新的挑战不断出现以及美国优势不足、世界影响逐渐下降、军事打击效果有限的实际情况,美国开始重视文化、价值观输出,以谋求文化霸权,最终实现世界霸权。

      另外,在实践中,对苏东“和平演变”的胜利使美国尝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甜头,认识到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巨大力量。汉斯·摩尔根在其著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指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两国之间权力关系的手段。如果人们能够设想,A国的文化,特别是它的政治意识形态连同其一切具体的帝国主义目标,征服了B国所有决策者的心灵,那么,A国就将赢得比军事征服和经济控制更彻底的胜利,并在比军事征服者和经济主子更稳定的基础上,奠定它的优势地位。”[1]摩尔根的理论对美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自20世纪中后期起,美国的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战略,将文化霸权作为主导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是美国文化霸权的制度根源
      近些年,美国更加重视运用文化战略实现国家利益,运用文化手段颠覆非资本主义国家,即谋求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这是由其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追求利润的终极目的,不断开拓世界市场、不断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变着世界、不断推销着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述就说: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552为了实现独霸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美国梦”,美国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抽象为“普世价值”,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和推销,试图让中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把中国改造成最符合美国利益的面貌。资产阶级将资本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包装成普遍性、真理性的形象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它只有将自己的自由、民主、人权抽象化,上升为一种所谓‘普世’标准,如果谁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它就可以祭起‘人权’大旗,横加干涉。”[4]

      (四)雄厚的经济、科技与军事等硬实力是现实根源
      文化霸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反映,关键在于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根据约瑟夫·奈的理论,以军事、科技、经济等要素组成的力量称为硬实力,以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力量称为软实力。软实力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目的,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且对硬实力发挥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意义。但是,硬实力却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尽管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与美国相抗衡,这使得美国拥有推动文化霸权战略的足够物质基础。所以,美国实施文化霸权战略是建立在其强大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物质条件基础上的。

      总之,领导世界的强烈意识和愿望、霸权主义的文化与价值观、霸权理论的指导是美国文化霸权产生的前提;谋求21世纪世界霸权是美国文化霸权产生的政治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美国文化霸权的制度根源;雄厚的经济、科技与军事等硬实力是美国文化霸权的经济条件和现实基础。
      二、“普世价值”传播是当前美国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
       当前,美国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把美国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包装成“普世价值”向全世界强势传播和推销。“普世价值”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变种,具有时间久、方式隐蔽、主体多元、内容多样、载体网络化等特点。

      (一)时间上:长期性与连续性相统一
      美国的文化霸权战略始于建国之时。从建国之时就一直憧憬着将美国“普世化”以及把世界“美国化”,可以说“把美国制度推向‘普天下’,力图‘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是美国伊始就一直做着的梦。”[5]

      1940年12月,罗斯福总统发表“炉边谈话”,呼吁美国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的兵工厂”,这是美国开启民主世界“美国世纪”的宣言书。此后,美国历届政要,如从杜鲁门、杜勒斯到尼克松,从里根到克林顿、大布什、小布什,再到奥巴马,都将“自由、民主和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重要的战略武器向全世界传播和推销。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中,明确指出了“普世价值”的作用,即“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了败仗,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在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竞争时,我们有一手好牌。我们的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在世界各地极有魅力。”[6]这种优越感促使美国将本国文化价值观向世界推销当作理所当然,并坚持至今。

      (二)传播方式上:多样化与隐蔽性相结合
      “普世价值”在我国以学术形态、文艺作品形态、生活方式形态、国际贸易活动、外交形态等形式传播,具有多样性与隐蔽性等特点。

      首先,“普世价值”以学术形态的面目出现和传播。西方的学术研究喜欢把学术与意识形态、价值等截然分开,宣称“价值中立”与“非意识形态化”。布热津斯基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弗朗西斯·福山在其学术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把西方的“自由民主”称为“普世的和有方向性的历史理念”,认为这种理念已经作为社会进步的常识而被世人所普遍接受,把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和理念包装为“普世价值”。但是“社会思潮是围绕变革时代对社会历史走向的诉求而展开的,所以它的本质是一种政治思想。”[7]其次,西方国家一向善于利用文艺等形式传播其价值观念,因为通过艺术形式传达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表现手法,具有更加直观、生动和易于被大众接受等特点,成为传播社会思潮最为便捷和有效的方法和形式。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各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文学、文艺作品铺天盖地地传播,冲垮了苏联人心中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思想基础的崩溃使苏联共产党的倒台和苏联解体成为必然。对中国,西方国家也如法炮制。伊朗文化部副部长贾瓦德沙姆嘉德里指出,好莱坞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传声筒,“好莱坞的电影在向世界各地炫耀着美国的优势,并试图通过这种渠道达到其文化征服的目的。”[8]再次,“普世价值”的传播也贯穿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活动之中。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的一则报道就明确地提及:“美国希望中国将发展成民主国家的这个观点,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是美国与一个不以为然的独裁政权保持密切联系的主要原因。”[4]除此之外,“普世价值”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配售”美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民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三)传播主体上:官方输出与民间推销相协同
      “普世价值”的传播既是西方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得到了民间团体的支持与配合。政府通过外交等途径不断输出代表西方利益的价值观念。如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就大谈美国的“个人自由”与“人权”等价值观。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正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旗号,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

      除了官方的宣传和传播之外,民间组织对传播对象的官员和学者进行赞助和收买也是“普世价值”对外传播的基本手段之一。英国学者理查德·克罗卡特就认为“政府和私人组织往往一起发挥作用。像福特基金会这样的大型慈善机构,其高层人士都和政府有密切联系,通过资助出版、教育机构、研讨会和学术组织的方式,积极参与推广美国文化价值观。”[9]美国的福特基金会和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是由美国情报部门控制的。福特基金会为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中国不断寻求其代理人,支持这些人进行宪政等“学术研究”。此外,还设立了多个培训项目等。

      (四)传播内容上:多个面目多种表达相组合
      当前备受争议的“普世价值”问题并非是纯学术问题,而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和前沿问题。
“普世价值”在“思想上的指向,是企图废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为圭臬,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经济制度方面,为全盘私有化制造舆论,企图釜底抽薪,搞垮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10]在政治制度上,宪政民主思潮成为“普世价值”思潮的新变种,希望用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普选、宪政主义等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取代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在文化上,则企图用多元文化论取代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价值观;在史学上,以历史虚无主义抹黑歪曲中国共产党。总之,政治上鼓吹多党制、三权分立、军队国家化等西方制度,经济上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文化价值观上鼓吹“普世价值”等在现阶段都统一于“普世价值”,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

      (五)传播载体上:网络等主要媒体相配合
      美联社、国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美国之音等媒体曾经是美国传播其文化、理念和舆论的主要媒介和阵地。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等新媒体成为美国推行文化霸权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如2008年起就有个别媒体把抗震救灾的胜利歪曲成对“普世价值”的兑现等。美国一位学者曾经指出,“过去我们手里挥舞着原子弹使人们害怕,现在我们控制着互联网使人们喜欢,这就为传播西方价值观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11]

      美国将网络作为其文化霸权和“普世价值”传播的主要阵地,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快捷、便利特征,另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与网络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手里,网络话语权被以技术见长的美国所掌控,比如微软公司,其在电脑硬件和软件上的垄断地位众所周知却无人能动摇。美国“掌握了13个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的10个”,“目前国际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就有94个在美国境内”[12],美国还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数据库。由此可见,美国是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真正掌控者。国际互联网网页中英语内容占81%以上,大量打着美国价值观烙印的新闻、影视、网络游戏等内容充斥网络空间,成为配合美国文化与价值观渗透与扩张的新媒介。

      三、抵制“普世价值”传播以消解美国文化霸权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冷战结束,利用西方“普世价值”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是苏联的话,那么冷战后,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就成为西方“普世价值”的主要传播对象。在诸如“美国依然代表着全世界民众向往的普世理想——自由和民主”[13]的口号下,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也跟风鼓吹“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揭露“普世价值”的实质与危害,消解美国的文化霸权。

      (一)理论维度: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露“普世价值”实质
      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我们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4]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认清其真实面目以及在我国传播的真实目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等价值观属于观念或理念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些观念、理念总要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由这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条件下,同一个价值观念会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毫无疑问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利益,即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普世价值”也理所当然是维护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念,而不可能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

      另外,观念与理念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总是由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即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的价值追求不会相同,历史发展中不同阶级的利益主体,其价值诉求也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所以,超历史、超阶级的“普世价值”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15]目前,在国家与阶级仍未消灭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所以,宣扬西方“普世价值”的目的只能是维护西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总而言之,西方“普世价值”作用只能是:一是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二是对外维护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全球统治地位。邓小平曾指出过,“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对于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如此混乱,以至连一些在西方国家也认为低级庸俗或有害的书籍、电影、音乐、舞蹈以及录像、录音,这几年也输入不少。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16]习近平也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17]所以,针对“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普世价值”那一套。

      (二)实践维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方“普世价值”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网罗一大批信众,其主要原因除了我国近百年来学习西方的惯性思维,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用网络传播等先进且隐蔽的传播手段使我们易放松警惕等原因之外,国内的诸多社会矛盾使部分人对本国制度与道路的不自信等是主要原因。

      为抵制“普世价值”的渗透,一方面,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增强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不是自觉的实践,只有实践的成功才能更好地印证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最适合中国的理论。但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生产力不够发达,国内矛盾比较复杂,还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提并论,这也是一些人极力鼓吹西方“普世价值”,认为西方文明才能代表人类发展的历史与潮流的主要原因。邓小平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目前仍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证明我们在理论上、制度上的先进性与优越性,才能彻底让“普世价值”论者无话可说。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各种制度和生活规范之中。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286完全的私有化只能滋生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思想上的集体主义必须来源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价值观倡导公平、平等,必须以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和平等作保障。这些都要落实到制度层面,建立长效机制才是根本保障。其次,领导干部的践行。制度确立之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关键。再次,理论研究、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宣传部门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传播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绝不传播西方价值观。2015年1月,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四有教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所以,作为青少年价值观引领者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在课堂上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绝不能在课堂上攻击、诽谤、抹黑党和社会主义。

      通过国家的倡导,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宣传教育者的培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抵制“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传播,降低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误导,消解美国文化霸权战略,维护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美]汉斯·J·摩尔根﹒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90-9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3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郭榛树.“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J].红旗文稿,2015,(3).
[5]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6][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M].王观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96.
[7]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4.
[8]伊朗官员抨击好莱坞电影称其为美霸权主义“传声筒”[EB/OL].
http://world.huangju.com/roll/2012-02/2405345.html.
[9][英]理查德·克罗卡特.反美主义与全球秩序[M].陈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2.
[10]刘书林.“普世价值”问题出现的过程、原因及实质[J].政治学研究,2008,(6).
[11]转引自维平.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J].发展论坛,2001,(5).
[12]涂成林,等.美国霸权文化安全理念及其文化扩张战略[J].学术研究,2013,(9).
[13]侯惠勤.澄清“普世价值”上的迷雾[J].人民论坛,2014,(4).
[14]习近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051495.html.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44.
[1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8]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 ... 201502/183984.html.
【察网(www.cwzg.cn)摘录自《领导权与话语权 颜色革命与文化霸权:中国话语权研究之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0-01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22 17:30 , Processed in 0.427109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