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532|回复: 0

姬鹏:拦路扇老师:为何体罚报复会陷入道德之争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12-21 2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位33岁男子,将初中老师拦在路上“抽嘴巴”,并且用视屏记录下来。依照视屏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判断,这属于典型的“体罚报复”事件,就是老师当初对学生“打骂太狠”,导致学生记仇,而触发的一种报复性冲突事件。据悉,男子被老师“打骂”时仅13岁,依照男子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当时家里“没钱没权”,所以被该老师“欺负打骂”。

    对于这样的事件,虽然,“被打的老师”显而易见是“受害者”,但是,从舆论的是非角度来看,却陷入道德路径的争论中。甚至,有人强调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示范性例证。坦白讲,要是时间可以压缩,想必事情就可以更为直接的处理:“老师打骂学生,学生当场反击”,最多学校给出一个“教学事故”的结论。

    但是,时隔二十年, 学生以“暴力行为”,还击曾经的“体罚行为”,就不再是“一码事儿”。从道德上讲,人们习惯性的认为这是“以暴制暴”的还击,但是从法律范畴来看,这显然就是一种“恶性报复”,已经触犯法律边界。只是,当我们跨越时代,复盘过去的师生关系时,就会发现这种问题并非个例。

    在二十年前,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人对于“体罚”并不会太在意。无论是家长教育孩子,还是老师教育孩子,“体罚”都好像显得很正常。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就得受打骂:“所谓不打骂不成器”。这种普遍的认知下,一些老师在“管教学生”时,就显得“很随便”。

    因此,当老师对于某个学生本就存在偏见的时候,那么打骂就会变本加厉。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和学生是不会有什么私仇的。但是,有一些老师在管教学生的时候,因外界束缚的松弛,往往不太注意方式方法,久而久之,被管教的学生就会生发“仇怨”。

    不过,相对来讲,类似的恶性“体罚报复”应该并不是频发。有的学生长大后,最多在追忆少年时光时,会谩骂几句“暴力老师”,但并不会采取实质性报复。如“拦路扇老师耳光”这种事儿,事实上算是较为尴尬的,就算未来诉诸法律解决,但在现实的处境中,好像被打的老师也不会完全被人们所支持。

    对于“教育体罚”的认知,大多数过来人应该都“深恶痛绝”,所以,被打的老师即便属于“受害者”,但是却并不会被道德完全支持,起码在目前的“道德秩序”下,会出现很大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的“教育体罚”在一定程度上,早已超出管教的范畴。

    虽然,老师在具体的体罚过程中,不会得到具体的利益,但是不排除有些老师确实存在欺凌的事实。就如男子所言,自己家里“没权没钱”,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这虽然不是因果推定,但是在市井秩序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逻辑。尤其,二十年前,大多数乡村的老师,都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教育理论,除却能将基本的课本知识传授下去,并不会太在意学生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对于好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是单一维度的。绝大多数成绩差的学生,会成为老师发泄情绪的靶子。因此,出现这种“体罚报复”的事情儿,就好像带有某种报应的逻辑。从本质上讲,这不是一小部分学生的悲鸣,而是那个时代下,老师素质粗鄙的真实写真。

    要承认一个事实,大多数人的“辍学”,多半是因为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在过去的学校里,“学习差”就真的就代表“全部差”。一个学生成绩差,所有的争辩都可能成为借口。哪怕两个学生之间发生斗殴,学习好的也是占上风的。这种情形下,成绩差的学生就会时常遭遇误解或者欺凌,并且还得不到人们的理解。

    作为学生的父母,要是也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上学。并且,在二十年前,多数家长如果看到孩子学习太差,也会主动要求停止学业。说到底,在那个时代,学习差的孩子,尊严的获取是很艰难的,有的人即使在学校被欺负后,家长也不会特别同情,并且还会进行“二次教训”。

    这种氛围下,作为被老师“打骂过头”的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打骂自己的老师。一般来讲,也是两极化的,日后混的极好的和混的极差的,都会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混的极好的,属于正向的报复,混的极差的,自然就是逆向的报复。

    因此,在面对“体罚报复”时,自然很容易走向道德审判。作为老师来讲,属于“过去式”的错误,作为学生来讲属于“现在时”的错误,两种“错误”交汇,自然就难以产生好的结局。很多认为以暴制暴可以用来救赎,但从现实的处境来看,多半都是一地鸡毛。

    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强调被打的老师“没还手”,并且反复说“对不起”,事实上存在一种想象性裹挟。而33岁男子的叫骂言辞,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体罚报复”的全部想象,因为,从情境涉入来看,几句“你还记得我不,记得不记得”,“以前你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带有很强烈的质问感。

    同时,也很好的将报复的情绪调动起来,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围观者,都好像“身临其境”。并且,也容易激发起人们对于二十年前教育粗鄙的印象复盘。所以,当典型的“体罚报复”成为真实事件时,自然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会齐刷刷的围观,并陷入相对混乱的道德之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4 03:13 , Processed in 0.427642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