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120|回复: 0

后沙月光:用一战前英德这面镜子,照照今天的中美两国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7-11-11 0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大总统的前师爷-史蒂夫.班农说中国像二战前的德国,而中国娱乐圈说书人矮大紧说中国像一战前的德国。

  网上两种说法都经常能看到,其实中国谁也不像,但可以将一战当成一面镜子,看看历史,想想未来。

  班农说二战前的德国,就是指纳粹德国,这种意指本身就带着深深的敌意,想让人们接受中国是邪恶者的暗示,不用理他。

  一战前的德国,特别是英德关系,非常值得去分析。为什么老是有人喜欢拿战前德国跟中国相比较?

  因为德国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之前,都是全球霸主的挑战者,在英国眼中它不但打破了英国在欧洲的均势战略,也威胁到全球霸主地位。

  天生的掠夺者

  考茨基曾经这样评论过大英帝国:如果德国与法国不准备推行海外掠夺政策,那是因为那是多余的东西,但对于英国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英国在农耕时代,海峡是它最好的天然屏障,粮食和原料由英伦三岛自产自足。从另一个角度看,岛屿地位也成了它的致命危害,只要海上交通出现问题,就必然要遭受饥荒威胁。

  德国在这方面比英国有利得多,而且它的粮食消耗量比英国要少,同时,比利时与荷兰的港口德国可以使用,作为德国海上交通的重要支点。

  就算德国遇到灾年,它还可以从陆上向俄国和奥地利进口粮食。谁要是影响到德国这两条生命线,德国就会跟谁拼命,哪怕是单挑所有邻国。

  然而,这只是假设,德国并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恰恰相反,英国作为世界霸主,却严重依赖海外殖民地的粮食,原料供养。为了生存需要,英国必然会去打造一支压倒任何国家的海上舰队,并炫耀它的海上军事实力。

  压倒性实力,使英国在全世界面前扮演着征服者或保护者的角色。

  一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要充分理解一战,必须了解战争的根源。

  一,客观原因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二十年时间内,在国际政治方面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它要花很高的代价才能让英国同意在1890年将黑尔戈兰岛(相当于德国的直布罗陀)割让(归还)给它。

  再过二十年,德国已经向英国发起了挑战,四年后,一战爆发。

  德意志帝国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势力,国内已经无法容得下这股力量,它要在国外寻找新的活动场所,这必然触犯到英国的利益。

  德国利益主要在东方,它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形成属于自己的经济带,在当时,修铁路就是最有效手段。

  德国要通过修建一条铁路,形成一片经济带,让沿线国家能发展起来,不至于分崩离析,战乱不断,因为这不利于德国的腾飞。

  这条铁路就是巴格达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行为,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后果。

  这条铁路意味着土耳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加强,而德国真实的想法是通过控制这条铁路来保证它对土耳其的控制。这一点,英国并不反对。

  对英国来说,土耳其力量加强,首先与俄国利益发生冲突。俄国人一直渴望得到君士但丁堡(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越是虚弱的土耳其越是符合俄国推进自己的战略。

  俄国决不会袖手旁观德国修建这条铁路,而英国是俄国在东方的宿敌,在柏林会议上,英国就拼命维护土耳其,不让俄国的提议通过。会议之后,英国有计划将埃及搞破产,然后占领埃及。

  英国控制埃及,是要保证这条通往印度之路的绝对安全,而印度是英国利益最大的来源地。

  伦敦需要将阿拉伯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南部以及土耳其的大部份都置于大英帝国手掌之中。

  在这个战略实施中,俾路支成了英国属地,阿富汗则成为隔开英俄两只猛兽的缓冲地区。

  对于土耳其,英国同意跟俄国瓜分,但俄国最想要的君士但丁堡英国是不会同意交给它们的,所以俄国要去阻碍英国战略的实施。

  英国与日本结盟,为日本提供贷款援助,让俄国在远东消耗国力。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是英国同盟者角色。精疲力尽的俄国,无力再去阻止英国推进自己的战略。

  法国比俄国更容易对付,只要英国保证法国对摩洛哥的统治,法国就会放弃它在埃及的权利,这是1904年春天的事情。

  无论是摩洛哥,还是埃及,还是土耳其,列强瓜分世界,却没有征询德国意见,作为一个崛起的强国,这种无视就是蔑视,你当我是空气?

  德国必须发声,宣告自己的存在,别以为你们几个就能把世界整碗端走。德国政府严正抗议《英法摩洛哥协定》,说这协定悍然侵犯了德国利益。

  实际上德国在摩洛哥贸易量并不起眼,抗议就是为了让英法知道它的存在。

  伦敦和巴黎没有搭理德国,德皇就去访问摩洛哥北部古城丹吉尔,这下法国坐不住了,说可以重新讨论一系列协定,但法国在摩洛哥特权地位不得触犯。

  英法俄都必须正视德国的崛起,并做好与德国如何相处的计划。然而在客观利益冲突之下,谁也不想让步,把自己那一份让给德国。

  矛盾激化

  德国在土耳其的利益不仅与俄国有冲突,时间一长,与英国也有冲突。瓜分土耳其的桌子旁边,多了一个德国。

  伦敦并不想付诸于战争手段来解决这些冲突,而是想通过打造一个强国联盟,遏制德国的野心,以威慑方式逼德国屈服原有秩序。

  1906年,英国为了进一步强化海洋霸权,开始建造无畏舰,英国判断德国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可能去建造无畏舰型的战舰。

  1908年,英俄在爱沙尼亚的里瓦举行元首会晤(英王爱德华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告英俄关系翻开了历史新篇章,然后是英法元首会晤。

  这就等于告诉德国,你老实点,江湖上还是我们几个说了算。

  这些驼岛们,不愿意正视德国崛起的事实,等到要动真格的时候,谁强谁弱,谁心里发虚,就一目了然。

  1908年10月奥地利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泽哥维那,引发塞尔维亚大骚乱。俄国想干涉,但跟日本人打了那一战后,气力全无,只能用口头威胁。

  德国这时站出来替奥利地出头,告诉俄国人,如果俄奥战争爆发,德国将站在奥匈帝国一边。俄国认怂。

  法国虽然在摩洛哥拥有特权,但不能驻兵,1911年,摩洛哥首都菲斯发生事变,法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进军菲斯。德国说法国破坏协议,直接将炮艇“豹子号”派到摩洛哥港口。

  法德在摩洛哥战争一触即发,德国实际上并不是要摩洛哥,而是中非。在外交努力下,法德将冲突控制在舆论战状态。根本原因是法国不想打,德国还没准备好打。

  英德之间矛盾也在升级,英国建造无畏舰是皇家海军最愚蠢的决定,它以为自己将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无畏舰的国家。

  英国设想,德国如果要造无畏舰,它要改建,扩建造船厂,重新修建港口,改造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因此德国负担不起这些费用。

  英国错了,德国不但建了无畏舰,而且缩小了与英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对比,从10比22,追到10比16,而且德国无畏舰数量还在增加。

  英国这才发现大事不好,要求列强开会商议如何限制各国海军军备,只要大家不建军舰,停在原地的话,英国还能保持最强实力。

  德国断然拒绝英国提议,这种伎俩对德国无效,它仍然开足马力建造战舰。英国在欧洲舆论上将“德国威胁论”大肆炒作,并将德意志帝国形容成凶暴的军事国家,而独霸海洋和世界的英国成了无辜受害国。

  一战最可怕在于,谁也无法阻止它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德国并不是蓄意挑战英国,德国新首相上台,还真诚地希望改善英德关系。

  但是英国认为,只要海洋霸主地位被动摇,就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日益强大的德国,自然成了英国的眼中钉,从关系上来说,英德关系远远好于英俄关系,俄国一直是英国的敌手,但战争爆时,英俄居然站在了一起。

  战争爆发

  意大利是个奇葩,它原先是德奥意三国同盟中的一员,俄国想通过拉科尼基会议唆使意大利叛变,瓦解三国同盟,建立一个反奥统一阵线。

  意大利果然叛变,三国同盟开战前剩下了德奥同盟,仿佛德国这边力量少了许多。这让战争的可能性又增强几分,俄国面对德国,上次在巴尔干问题上虽然认怂,但开始扩军备战。

  俄国向法国借了25亿法朗巨款,兵力增至180万,1916年冬季甚至达到了220万,但是,俄国还不起新旧债务,在农业丰收情况下还能维持,结果,1913年歉收,支付结算无法平衡。

  沙皇面临两个选择:破产或战争。

  德国也在备战,它判断到英国将会站在它的对立面来绞杀自己。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只是带动雪崩的小雪球,这种小雪球就算不在萨拉热窝出现,也会在别的地方出现。

  一面镜子

  战争并不是谁在单方面求战,英,德 ,法,俄都不是,战争原动力是一个新兴强国对旧帝国秩序挑战,有人要保持旧秩序,维护既得利益,而那个挑战者就必须被扼杀。

  战争爆发后,大家反而不知道是为何而战?问题不再是:英国能否瓜分土耳其,俄国能否占领君士坦丁堡,德国能否修建巴格达铁路,法国能否占有摩洛哥……

  推动战争爆发的因素,在战争爆发后,不再重要。问题变成了:

  一,德志意民族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是否完整?

  二,俄国对西欧的威胁是否继续存在?

  三,英国的海上霸权是否应当结束?

  没有英国参战,就不能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只是欧洲大陆的战争,英国参加,它的附属国都卷入了战争,在这之前,这些附庸们决不可能向德国宣战。因为,它们利益跟中欧没多大关系。

  英国是全球霸主,也是全球模范国家,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政治制度,它的价值观对全球来说具有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是其它国家的效仿对象。

  当德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比利时,美国都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工业时,英国占据世界利益的秘密武器---工业垄断,就被彻底打破。

  从这面镜子里可以依稀看到美国与中国的影子,但中国决不是一战前的德国,我们的“一带一路”也不是巴达格铁路这么简单。

  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世界霸主眼中,就算你没有直接挑衅它,只要你有可能超越它,那就是不可饶恕的原罪。

  但是,没有一个霸权是永远存在的,追求霸权的国家,最后都萎靡不振,西班牙,英国,苏联接下来还有谁?

  中国要走的道路,就是要打造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永远不称霸。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的和平和发展。

  美国会允许中国道路取代美国道路吗?它会用什么办法来阻挡这一趋势?

  现在谈论第三次世界大战还为时尚早,因为,谁跟谁站一边,还是未知数。虽然有些轮廓,但有些高深莫测的国家你就看不懂,比如阿三。真到了三战时,是愿意三哥加入我方呢?还是加入对方?

  一战这面镜子反射出来最大的真相是:

  备受颂扬的“英式自由”的基础是殖民奴役。

  财富,自由,伟大对应的是农业国家的贫穷,奴役,卑贱。

  国与国之间不是平等关系,而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中国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已经没有任何国家能支配我们,但要警惕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支配,这是无形的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3 09:23 , Processed in 0.449014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