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755|回复: 0

刘晓博:别嘲笑韩国,其实我们更麻烦!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7-12-23 14: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11月27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韩国平均每户家庭的负债规模突破7000万韩元,达到了每户家庭负债7269万韩元(约合6.7万美元)的水平,家庭负债成为韩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在中国一些研究机构的报告里,也常常表达一种观点:中国家庭的负债率仍然显著低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

  至于央行的高层,也多次说过:中国的家庭负债率只是增长得快了一些,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距离。言下之意,家庭继续“加杠杆”仍然是有空间的。

  但问题是,上述观点存在两个“bug”:第一,计算中国家庭负债率的时候,往往没有计算民间借贷,更没有算上亲友之间的借贷;第二,衡量中国家庭负债率的时候常常使用“占GDP的百分比”,而不是占“居民家庭年收入的百分比”。

  中国真正进入金融社会、信用社会时间不长,在计划经济年代以及之前,中国人借钱一般的选择顺序是“亲友之间借贷—民间高利贷—银行借贷”。直到今天,农民仍然是这个借钱顺序。所以,仅仅使用“银行住户贷款余额+公积金贷款余额”来计算家庭负债率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中国的GDP增长快过居民收入增长。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在官员政绩考核、升迁上重视GDP指标,所以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拉动GDP;第二,GDP作假、兑水。

  所以,用“GDP”为分母计算中国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会获得“水平较低”的假象。

  如果跟国外比较“家庭负债率”,使用“总负债”除以“家庭年收入”来衡量比较,才是更接近事实的。

  以韩国为例,根据新华社上述稿件我们知道,韩国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约合4183美元,年收入大概是5万美元。6.7万美元的负债,相当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1.34倍。

  换句话说,韩国家庭要“不吃不喝”1.34年才能还完债务。

  再看一下中国的情况。根据央行最近数据,全国的住户贷款余额是39万亿人民币;此外,全国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是4.36万亿。

  中国的民间借贷规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根据一项研究报告,在2014年末的时候,规模大概是5万亿人民币。目前至少突破了6万亿。

  39+4.36+6=49.36万亿元

  这是中国家庭债务的全部吗?肯定不是!因为亲友之间的债务,不会被计算在“民间借贷”里,也根本无法统计。

  那么中国家庭的年收入有多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中国(大陆)有13.827亿人口,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全国每年的家庭总收入为:

  13.827亿×2.382万元=32.94万亿元

  中国的家庭的总负债(49.36万亿元)除以年总收入(32.94万亿元),结果是150%,或者1.5倍!这显著超过了韩国的1.34倍!

  也就是说,虽然从“占GDP的比例”来考察中国家庭债务,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家庭债务率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的结论。但如果从“家庭偿债能力”角度考察,中国家庭的债务负担已经超过了“问题严重”的韩国。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严重的家庭债务负担,将来如何解决?

  从历史上看,我们惯用的解决方案是:货币超发——居民收入增长——覆盖旧债务。

  但问题是,这样的解决方式让“敢于负债”的家庭占了便宜(资产价格上涨,特别是房价上涨),让“不敢负债”的家庭(没有买房、买房少、在小城市买房)的家庭“社会阶层”不断向下沦陷。此外,还让养老金出现巨大的缺口。

  如果中国真的要摆脱“旧的增长方式”,就必须严控货币增速,控制家庭加杠杆,控制资产价格上涨,在房地产、大基建、出口加工等之外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否则,必然会回到“用货币超发,解决债务率偏高”的老路上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4 05:39 , Processed in 0.434080 second(s), 26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