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642|回复: 0

姬鲲 :高校改名:从大传统到趋利性的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1-23 13: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高校改名”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似乎透着一以贯之的精神风骨。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每一年都会有更名的高校,具体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从逻辑上而言,基本上是围绕院校的属性特征,专业变更,合并共享展开。不过既然改名,改名院校也依旧会遵从谄媚大众的逻辑,在叫法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最新的媒体报道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按照媒体透露的信息,这只是列入专家考察的高校名单,最终结果还需要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最终评议。

不管评议结果如何,但讨论终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一种对大学美好的追问。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已经很明确大学的精神内核,非大楼,更非大名。

当然,就“高校改名”本身而言并无是非。只要改名的原因合理,不浮华,不夸大,不谄媚,既符合院校的属性特征,又拥有人文气息般的辨识度,何乐而不改?这从大传统上而言,也是有理有据。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标志着其为中国高校改名最早的高校。而后来的上海圣约翰书院改名圣约翰大学,而京师大学堂也在那时改名北京大学。但由“学堂”改名“大学”的意义,更多是思想开放的过程,而非为改而改。对于,现在的院校更名而言,更多可能是考虑利弊。不得不说,大传统在变化。

1949年之后,政府开始接受和改造旧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也改造为公立大学。如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辅仁大学改称国立辅仁大学等等。这其中不乏政治意义上的考量,但整体上还算尊重大传统。

1952年“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中国几所名校的一些院系被拆出来单独成立大学,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的“八大学院”,这也开启“地名+学科”命名大学的模式。30年之后,中国高校再一次大规模改名,这次改名基本都是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典型的就是当年“八大学院”的更名模式: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业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等等。总之就是将名头提升为“国字头”,好像标准也就国标化了。

1993年,国家教委决定设置“211工程”,由此引发了中国大学界的一次大洗牌和一场巨大的改名风潮,很多学校竞相进行兼并联合。如: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但这一新名字严重影响了招生质量,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度更名为“四川大学”。这种情况下,更多就是讲利弊。高校不仅仅有精神存在,而且行政上有指标。为更好的招生,只好改名。这种不得不的改名逻辑,有指标的考核,更有来自民间偏好的推动。

2000年以来,中国众多二三线城市的高校纷纷改名,改名逻辑都是“三级跳法”,中高职合并变身职业中专,职业中专立马就变身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再盖上一些大楼,请上一些名人教授客座,一转眼就是大学。这里面有一些院校还算本分,名字改,硬件也在提升。但其中不少院校却是为好招生,除却头衔更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均没有任何改进。着实就是“浑水摸鱼”、“新瓶装旧酒”。

当然“名头升级”也要循序渐进,太快也不好,不容易过审批。但基本上离不开四个逻辑:其一,名号上从市到省的升级,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的区域化升级,再就是国字头化的升级;其二,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其三,有的院校甚至和国外大学搞联合办学,生源共享,这就使得名字上更为“国际化”,而且招生口号上也是打着留学保送服务到底的模式,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四,更名的热潮中,也有行政力量的推动,“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比如:处级升副厅级,副厅级转正厅级,这种官僚主义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可这样的逻辑事实却确实存在。

当然,大学改名的传统延续到今天,更多就是生源导向。这也就让本是精神为先的大学,变成谄媚为先,利益为先。这些年,不少知识分子一再呼吁,大学要精神为重,才能出大师,才能出创新。可惜,当大学不断传出各种丑闻之时,或许这样的期许变得越来越难以践行。部分教授利用职权性侵女学生,甚至导师成老板,这些大学的异化着实也是大学精神难以全面化的阻力。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很希望自己的大学被社会认可,同时自己就能获得在社会中的某种认可上的红利。相信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因为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大学,这或许也是一种逻辑关系。

当然,说到“改名”,国外的很多大学也有一直“不改名”的,但因学术较为知名,就算名头很小,但却并不影响本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生源质量。这样的大学如牛津大学,早稻田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按照我们的“改名逻辑”,似乎这些院校都很土气,但这些院校却世界闻名。

所以,一直以来很奇怪一件事情。既然我们都很认可“世界逻辑”的高校命名和高校精神。但为何却在自己的国内生出如此虚荣的逻辑,这个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机理在作祟,真的是要好好探究一下。名校本身的价值源于什么,这似乎都清楚,但“名校”与“名校”之间却不在名字上,这也是众人皆知,但改名的诉求却总是洪流滚滚,真是一个让人恼火的问题。

另外,近来电影《无问西东》中,也较为清楚的诠释出大学精神和大学传统。时间在变,传统却没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惑,可这种困惑却从来不是为一个名字,而是为寻找真正的大学初衷和大学精神,让学生更像学生,让人更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7 05:48 , Processed in 0.424796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