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794|回复: 0

闲言毛 : 大数据用来“杀熟”,杀鸡取卵而已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3-2 14: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杀熟”现象早就存在。买东西时,若是遇到销售者是熟人,就有两种可能。或者是,货真价实,能够买到真正性价比高的好东西。或者是,购买者对熟人不好意思讨价还价,常常是熟人说了算,此时往往就是被宰了。

    吃了哑巴亏之后,购买者也就学明白了,这个熟人爱“宰人”,此后会远远避开的。哪怕就是这位熟人所在的商店,也是坚决再不进去了。当然了,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肯定也会在熟人中抱怨的。如此所谓的口碑宣传之后,爱“杀熟”的这位,恐怕名声也就臭不可闻了。

    显然,“杀熟”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就有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营销理念。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市场经济中,不但价格会是“真实”的,而且为了有“回头客”,为了维系有价值的消费者,多数时候都会对老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有一定的折扣,在服务上有一定的特殊。

    所谓的有钱难买回头客嘛。何况这些回头客购买商品时,常常会有路径依赖,而这就是商家最重要的客户资源。到了如今互联网时代里,商家对消费者的各种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能够收集到足够数量的消费者数据,而从这些数据中会分析出很多有价值的消费信息。

    比如说,每个人的年龄、收入、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以及购买的历史、浏览的历史等等资料的研读,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商品的推销,这也就是所谓的精准营销。很多时候,消费者个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但是商家就已经依据数据算法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商品,甚至于能够依据消费者的经济基础来提供个性化的价格与服务。

    难怪马云先生说,如今数据时代里,完全可以搞计划经济了。计划经济有点扯,但是已经有商家为了取得最大的利润,开始使用这些大数据来搞“杀鸡取卵”式的精准营销,这已经成了事实。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发现价格却是300元。上述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破万,网友们纷纷吐槽各自“被宰”经历。

    说实话,网友一旦发现了商家有“杀熟”的劣迹,我相信他接下来肯定会有选择的。当然了,最主要的选择就是用脚投票。就是说,彻底放弃这个商家,同时他的遭遇也会被他在熟人圈中曝光的。而此后,知道了这种事情的人,也会纷纷检查,也会相互提醒的。尽管,中国人多,商家“杀熟”也一时半会不会有啥影响的,可这口碑宣传的力量,也将不可估量。

    本来嘛,商家知道了消费者的诸多数据之后,更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最适合的商品或者服务。无论是差异化特征的商品,或者说不同价位的商品,或者说个性化的服务,理论上这都应该是大数据给商家提供的财富资源。而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就能达到商家与消费者多赢的局面。就如传统的商家一样,消费者的大数据曝光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只要有效满足就能挣钱。

    不过,有了大数据之后的某些商家,却将精准营销发挥到了极端的地步。对有实力的消费者,对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按照数据所显示提供了“适合”的商品或者服务。啥适合呢?消费者只要能够接受的,消费者承担得起的,消费者不会放弃的,全然不顾是否能够让消费者有更高性价比的商品或者服务。这样精准营销的结果,就是达到了最大化“榨取”消费者价值的目的。

    要想基业长青,要想做百年老店,要想做一个品牌信誉高的商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物有所值”,就是让消费者与商家与社会都能取得多赢的效果。否则的话,只是利用大数据来从消费者身上攫取最大的“价值”,这样的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毕竟,谁也无法担保消费者不会永远被蒙在鼓里,一旦“杀熟”的行为曝光,就意味着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开始。

    网友“廖师傅廖师傅”今天在网络上曝光了被“杀熟”的遭遇,估计包括他在内有过类似经历的消费者,恐怕绝对不会继续选择这样的商家了,而这样的消费者多了,不知道这种短视营销下的商家还能存在多久呢?早在2000年,如日中天的亚马逊公司被爆“杀熟”后,其当时的CEO贝索斯被迫公开道歉,称只是一场“差别定价实验”。但是,这个被曝光的实验行为,却因此而使得公司承担了巨大的法律成本,遭遇了几乎所有用户的抵制。最后,亚马逊付出了巨大的市场代价,而这个所谓的实验也成了教训的里程碑。

    相比之下,国内的网友们还算厚道,没有公开“杀熟”商家的名字。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有如此急功近利行为的商家,失去的不仅仅是受害后的消费者,恐怕更多的是消耗了商家的“信誉”。尤其是,被本来可以不断“下蛋”的高价值回头客用脚抛弃。口碑很重要的互联网时代里,名声不好,商家还能生存多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2 18:07 , Processed in 0.428938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