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383|回复: 0

韬略哥:中央出手,风暴来临!未来或有地方政...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3-10 14: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一些省市的地方官来说,这个冬天特别寒冷。

  一场整顿、规范地方债的风暴,正在全面来临!

  先是有消息说:财政部通报了江苏、贵州两省对部分县市违规借债的整改处分情况,除责令限期整改,并对71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不同处分。

  随后“审计署”的官网称:财政部已组织核查部分市县、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发函至10个省级政府和银监会、商务部等部门建议依法问责处理,目前,重庆市、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已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撤职、行政降级、罚款等处分。

  这仅仅是风暴的第一波和第二波,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毫无疑问,在地方债问题上,中央生气了!

  为什么生气?因为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出政绩”,不顾地方经济承受能力,通过各种违规手段“暗中借钱”,试图造成既成事实。让拉动GDP的政绩变成自己的,而偿还责任留给后任官员,或者最终让国家兜底。

  违规借债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是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

  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希望所有的债务都是透明的,只有这样才能风险可控。所以最近几年,国家给地方政府借钱“开了前门”,希望由此“关上后门”。“前门”主要是:

  第一、把截至2014年末各地不规范的债务,用3年左右时间置换成地方政府债券。截至2017年10月末,全国地方累计发行置换债券10.5万亿元,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利息负担;

  第二、经全国人大批准,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000亿元、1.18万亿元、1.63万亿元。

  目前发行地方债的权力被集中到了省政府,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失去了自主发债权,不能随心所欲“搞钱”。一些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的市县,就继续变相发债。

  对于这些偷偷摸摸搞的“地方债”,一些金融机构不仅不拒绝,还热衷于配合(越是不规范的地方债,利率越高)。因为他们认为有政府担保,将来肯定不会违约。

  财政部最近在一份报告里指斥这些机构说:一些金融机构推波助澜……对这类项目趋之若鹜,没有按照市场化原则严格评估政府背景项目风险,放松风险管控要求,大量违规提供融资。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地方债问题非常重视,提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并把地方债当做“三大攻坚战”之一的“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

  财政部最新的表态非常严厉:

  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财政部的这句公开表态更加意味深长:

  有些金融机构认为地方政府不会破产也不敢破产,存在财政兜底幻觉。

  近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建议“探索地方财政破产和追责制度”(见“第一财经”。)徐忠在文章里说:

  中国探索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出了问题,需要明确责任划分。普通民众不应该承担财政破产的损失。

  财政破产不是政府破产,治安、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事项应予以保障。地方政府内部应当自我承担损失并强化问责。对决策层要终身追责,普通公职人员的工资、养老待遇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失。

  也就是说,所谓地方政府破产,其实是两个含义:第一,让地方政府摆脱此前无法偿还的债务,让盲目参与的机构个人来买单(给市场一个教训),相当于“重启电脑”;第二,地方政府决策层将被终身追责,公职人员工资、养老待遇受到损失。

  中国将在什么时候允许“地方政府破产”尚未可知,但这一轮整顿、规范地方债的风暴,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响是:

  1、地方政府通过“暗中发债”搞经济建设,基本上会被堵死。正规的地方债发债权在省政府,省政府权威会增加,省级规划影响力大增。

  2、人口流失、增长缓慢的城市,发展机会将大大减少,因为偿债能力弱,发债责任大,很难获得资金支持。未来他们只能靠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发展。

  3、城市发展差距会加大。人口增长快的城市,经济良性循环,房地产、实体经济都发达,土地值钱、房地产税有条件开征,公共服务会不断向好;而人口流失的城市,则陷入恶性循环。大城市未来对中小城市的“抽血”能力,反而会更强劲。

  4、地方债风险加大,作为投资者需要远离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增长缓慢的省份的地方债。当然,经济落后地区发债成本会上升。

  不要以为“地方债风暴”跟你无关。银行理财产品很多就购买了地方债,信托产品也是,你的钱随时可能中招;另外,城市发展差异加大、强者恒强,也会让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变成陷阱,需要远离。至于规范之后的地方债,将成为中国未来印钞的“锚”,左右我们的货币购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23 17:35 , Processed in 0.437513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