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2998|回复: 0

汉服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5

帖子

2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00368
发表于 2021-4-11 2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建明 于 2021-4-12 15:39 编辑

    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承载着深厚的礼仪文化。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
儒道思想文化对汉服有深刻影响。儒家文化对服饰制度格外重礼,可以说汉服的基本精神往往源自儒道思想。从形制特征、历史发展、精神内涵等方面均可看出传统服饰受儒道文化的浸染。
汉服是儒、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通过历代王朝推崇周礼和仪式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优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衣著装束都必须以礼来约束个人。
进入汉朝后,服饰更注重等级制度。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而后,经由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影响格外明显。从一个人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汉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
[董仲舒的成名:一些矛盾激化对汉朝的安宁和皇权的巩固构成了巨大威胁,这就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更要从思想理念上找到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法,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古代以五行相生相克依附王朝命运,对土胜的是得土德,西汉后期皇室开始以黄色为尊,从心理上成为了统治阶级间接控制民心的利器之一。
天人感应:提出君权是天授予,阐明君权的来源和权威性。天与人可以相互沟通,但并非每个人类都有资格与天沟通,人与天的沟通是通过“圣人”来实现的,圣人对应于现实就是王,王承担着与天沟通的职能,王是臣民的总代表,王是天在人间的总代理人,执行着天的意志和命令。基于这样的认识,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权力来源于天,天子秉承天的意志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既然君主代表天,拥有天所授予的权力,那么,臣民对君主也就只能毕恭毕敬,惟命是从,否则就是对天不敬,逆天而行了,臣民服从天意就像地从属于天一样的天经地义。君权神授说直接导出了君尊臣卑,维护了君主的集权与专制。
大一统: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要把所有人的思想统一到皇帝身上,全国人民都要服从国君,国君顺从上天。整个国家先统一于国君,然后再统一于天。在人世间,天子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借天人合一来抬高皇权,加强封建专制,再借至高无上的皇权来恢复、提高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既巩固了汉武帝的皇权,实现了大一统,同时又使儒家思想取得了统治地位。
宋代由于面临外族的频繁侵扰与藩镇的割据和分裂,统治者对社会思想实行严密的控制。宋明时程朱理学应运而生,强调封建伦理纲常,强化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渗透社会各个领域,使人们普遍处于压抑与禁锢之中,所以,宋朝服饰文化显得朴素、保守,色彩清淡。统治者的冠冕衣裳华丽异常,重装饰,尚繁丽华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危机悄然蕴藏其中。
明朝衣服的等级制度严格,颜色、样式、配饰均不可越级穿着佩戴,否则要受到律法的制裁。吸收蒙古袍的特点改进,曳撒随之产生,为大家所熟知的锦衣卫形象“飞鱼服,绣春刀”中的飞鱼服即是一种曳撒。
审美意识
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儒道思想影响。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中国汉服传统的上衣下裳,就是象征天与地的上下分野,阴阳、尊卑相对。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矣。深衣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方,代表做人要有规矩,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云肩象征“天圆地方”,讲究方正、中和,行为有规范,“天圆地方”所表现的真正价值——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又是社会整体的一部份,人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天是人道德规范的本源,天和人自然的合而为一。
等级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突出地位的工具,对等级和礼的重视贯穿整个汉服的发展史。重礼的思想体现在服装形制、配色装饰、着装礼仪等各方面。服饰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等级观与宗法礼仪制度对汉服的影响。中国古代汉服的风格流变,可谓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礼。中国古代汉服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方面千古不变的内质,就是分贵贱等级,这也是“礼”的本质。自从周公制礼,上层的社会服饰就以此为准则,完善制定一整套衣冠制度。虽各朝沿袭时各有增减,但这种“分贵贱,明等级”的基本精神是不变的,无论怎样变化,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在服饰中的体现不会改变。等级制度逐渐形成与确立,从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日常之物,而成为“分贵贱,明等级”的载体。
礼仪
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随着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日益森严,《周礼》对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作出了严格规定。汉朝以后跪拜成了一个体现等级差别的礼节,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的作用,起到了对人民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作用。
封建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而维系权力独裁和攫取最大量的国民财富而利用宗法儒学造就等级制度,让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中国人被抢掠出了高潮,以身为汉人穿汉服为荣耀,享受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优越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自豪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5-1-28 11:11 , Processed in 0.363925 second(s), 26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