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080|回复: 0

青衫老祖:特朗普提“印太战略”不过是拾青衫老祖的牙慧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4-29 2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东亚,第一站是日本,除了强调盟友关系的重要性外,抛出一个新词,即“印太”。把保持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开放和自由作为美国的战略方向,简称印太战略,借以取代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特朗普的“新词”究竟是“真新”还是“假新”先放一边,值得重视的是,这一词汇已经提出,就引起各方面的积极解读,总体是有褒有贬,褒贬各半。不过,在青衫老祖看来,这一提法毫无新意,不过是拾青衫老祖的牙慧而已。同时,放在“一带一路”倡议面前,更显得后知后觉、东施效颦。

  早在2011年11月,笔者就写过一篇建议性文章,题目是《21世纪是中国的两洋世纪》,文章明确提出中国必须走出内陆、走向海洋,并强调:“与美国由大西洋两岸转移到太平洋两岸不同,中国所要做的是由内陆走向海洋。不仅要走向太平洋,更要走向印度洋。21世纪,应该成为中国的“两洋”世纪!

  中国必须东出太平洋。因为,那里有围堵中国的军事岛链,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国土安全,确保中国现代化成果不受到任何威胁,就必须破除所谓第一第二岛链,有效控制第三岛链的威胁。

  中国必须西进印度洋,那里关系中国的经济命脉:能源和贸易安全。中国必须成为印度洋国家。没有印度洋,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成为空谈!

  东出太平洋以维护国土安全;西进印度洋以维护能源和贸易安全,构成21世纪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双足’。“

  可以说,与笔者相比,特朗普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了“。关键是,特朗普提出两洋战略,与奥巴马的重返亚太相比更不具备可行性。美国是大西洋国家,也是太平洋国家,却不是印度洋国家,美国要进入印度洋,必须经过中国南海,这对美国而言,基本是跨越不过的喜马拉雅山。南海是中国的,除非中国无力阻挡,南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跳板。所以,美国要实施印太战略,必须以中国配合为前提。如果特朗普打算绕开中国,以所谓”美日澳印“同盟来硬破中国门楣,势必将自己和世界置于危险的境地。

  与美国不同,中国既是太平洋大国,也是印度洋大国,一个南海肩挑两洋,且印度洋国家多为中国友邦或盟友,中国既得地利之便,又德天时之利,还得人和之助,在实施“印太两洋“战略方面反而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即使这样,“两洋战略”也已经不是最先进的想法,更先进的构想无疑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整合在一起,把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以及大洋洲整合在一起,辐射北极、南极和南北美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战略。两洋战略不过是这一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准确的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如果是“两洋战略”的建议还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那也不过是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突破口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提出印太战略,最有可能的动机是借光“一带一路”,不想让中国独享提出并带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荣耀,想借日本、印度等太平洋国家或印度洋国家的助力在印太分一杯羹而已。

  但是,前提是他必须知道谁在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两洋大国,谁才是这一区域的王者。他要想在这里分一杯羹,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可能成功的办法就是与中国合作。而合作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入中国到“一带一路”倡议当中来,成为其中的一支重要的建设性力量。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借11月8日至10日的中国之行响应中国号召,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协议,其实际效果将远比提出一个被青衫老祖用烂的“印太“要好得多。


  附:21世纪是中国的“两洋”世纪

  21世纪是什么世纪?有人说是中国世纪,也有人说是亚洲世纪。青衫老祖认为,不管是亚洲世纪,还是中国世纪,它所指的都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出现转移的客观事实。从美国近来一系列战略调整看,美国已经认同21世纪是亚洲世纪的事实,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调整无一不是为了顺应这一客观事实。

  作为亚洲第一大国,中国仅仅为此感到自豪远远不够。自豪感可以激发自信心,但也容易冲淡忧患意识。在美国不断做出战略调整的情况下,中国陶醉在自豪感中是危险的。作为亚洲的中心,中国还必须弄清楚,在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甚或中国世纪的情况下,中国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重心究竟何在?

  一、由内陆走向海洋,21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两洋世纪”!

  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作了表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大作《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是一篇好文章,认真阅读她的文章让青衫老祖感觉血脉喷张!美国人是清醒而有战略头脑的。从这篇文章看,希拉里及其外交团队充分认清了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向亚洲或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他们于是把美国的21世纪定义为“太平洋世纪”。这是大文章。20世纪的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大西洋,着力构筑以美欧同盟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体系,完成了美国的霸权大业并保持了大西洋两岸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今天,美国把21世纪定义为太平洋世纪,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高瞻远瞩。青衫老祖不能不表示欣赏——尽管对美国为了自己的太平洋世纪而围堵、遏制中国的种种恶行表示愤慨和蔑视!

  中国怎么办?地处亚洲的中国以她的崛起与亚洲其它国家携手创造了亚洲世纪,并在亚洲世纪中继续着崛起的坚定步伐。亚洲世纪与中国世纪这种历史的重叠,对于中国是巨大的历史机遇,也潜在这巨大的挑战。面对亚洲世纪,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总体战略以适应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向亚洲转移的事实以及中国地处亚洲中心的地缘政治地位!

  与美国曾经存在一个“大西洋世纪”不同,中国还从来没有真正走向海洋!上个世纪的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其实质依然是陆权国家通过激发陆地优势而与海洋国家,如美国、欧洲拟或还有日本所开展的对话与对接。随着中国的日益全球化,21世纪的中国决不能继续卷缩在中国大陆,而应该大踏步走向海洋,成为一个伟大的海洋国家!并带领21世纪的亚洲维持其发展势头,创造新的繁荣。

  因此,与美国由大西洋两岸转移到太平洋两岸不同,中国所要做的是由内陆走向海洋!不仅要走向太平洋,更要走向印度洋。

  21世纪,应该成为中国的“两洋”世纪!

  中国必须东出太平洋。因为,那里有围堵中国的军事岛链,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国土安全,确保中国现代化成果不受到任何威胁,就必须破除所谓第一第二岛链,有效控制第三岛链的威胁。

  中国必须西进印度洋,那里关系中国的经济命脉:能源和贸易安全。中国必须成为印度洋国家。没有印度洋,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成为空谈!

  东出太平洋以维护国土安全;西进印度洋以维护能源和贸易安全,构成21世纪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双足”。

  二、把21世纪定义为中国的“两洋”世纪,存在与美国和印度发生战略冲突的风险,对此,中国必须充分认知并有所准备。

  美国人把21世纪称之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其实质是“亚洲世纪”,如同美国的大西洋世纪的实质是欧洲世纪一样,其延展空间实际也包括印度洋。美国要经略太平洋,高调重返亚洲,就不可避免的要按美国的标准和意志塑造太平洋两岸,尤其是塑造亚洲:它要在这里发挥领导作用,决不会允许有任何国家挑战它的领导地位。

  远在美洲的美国要领导亚洲,自负而傲慢!亚洲人民并未向美国发出“领袖邀请”,13亿中国人民对此十分反感,但是,美国偏偏要这样做,不仅仅因为“厚脸皮”,而是基于巨大的霸权红利!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就意味着巨大的霸权红利:美国为世界印票子,世界为美国造财富!从繁荣的亚洲榨取霸权红利,是美国把21世纪定义为太平洋(亚洲)世纪的驱动力所在。

  美国要领导亚洲,决意加强前沿部署,就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东出太平洋发生结构性冲突!

  印度长期把印度洋看成自己的内湖!印度做梦都想当印度洋警察!因此,中国西进印度洋,将面临印度的强烈反弹!为了阻挡中国西进步伐,印度就难免自不量力的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与美国狼狈为奸!

  因此,在21世纪,中国前途光明却面临重重险阻。能不能冲破这些险阻,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中国必须冲破这些险阻。在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这样一次空前绝后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不能败下阵来!否则,中国错过的将不是一次机遇,而是整个21世纪!那样的话,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日本”,跌倒在崛起的半路上!

  三、中国必须着力解决美国问题——做好同美国打一仗的准备

  这是中国的“两洋”世纪所面临的头等地缘政治难题。不解决好美国问题,中国就难以顺利东出西进!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美关系是新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把战略重点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中国则需要由内陆转向“两洋”,这是历史性碰撞,这样的碰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必须审慎面对!

  关键并不在于会不会碰撞,而在于如何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使碰撞不产生令中美都无法承受的巨大火花:一场大烈度的信息化局部战争!

  要害在于尊重!中国尊重美国在太平洋的正当利益,美国也必须尊重中国在“两洋”的正当利益!从中国领袖们的对外发言看,中国愿意对美国表示这样的“尊重”!问题是,美国会给予中国同等的尊重吗?根据青衫老祖的多年观察,“霸权主义”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除非遇到美国不可抗拒的“障碍”,美国决不会自觉自愿的对任何一个其它国家给予手术“尊重”。这不可避免的成为中美冲突的总根源!

  为此,中国必须立足于“危机预防”,实行“两手抓,两手硬”。要一手抓外交突破,一手抓军事斗争准备。

  防御性——这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主轴,也是中国软实力所在,必须坚定不移、贯穿军事外交始终。

  所谓防御性,核心就是预防危机发生。要通过积极的外交预防、积极的军事斗争准备,慑止或拒止美国的军事冒险!

  防御性是高超的技术和哲学,是中国道家哲学和孙子兵法思想的体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具体实践!

  为此,中国必须大力开展预防性外交。要重视发挥“结盟外交”的力量,灵活运用中俄美三角、中欧美三角等外交杠杆,化解美国的“巧实力”压力;要大力深化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合作,通过贸易、投资、安全呵护扩大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增强中国进入印度洋的同盟力量。“珍珠项链战略”是个形象而准确的比喻,中国应该积极实施。

  必须继续大踏步推进军事和国防现代化。中国必须做好与美国打一场“海啸战”的准备。中国不需要也不希望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但是,战争不是中国不原意、不希望就能避免的。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并没有阻止西方的炮舰;近日的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也没有逃脱美国的军事打击,相信,它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和美国作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敢打才能止战;能胜才能言和。中国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要有一支天军。以天击地,势如破竹;

  要有一支远洋海军,以航母护航线,固若金汤!以航母实现远海防御,实现国土绝对安全;

  要保持有效的核威慑,既要能够反导,也要能够洞穿任何反导系统。拥有一小时摧毁美国两次的能力,使用一次就够!

  唯此,中国才能迫使美国坐下来和中国开展对等谈判,在相互尊重中确立“非零和”的中美共存机制。所谓“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浩瀚的太平洋应该能够为中美留下和平共存的空间!一个建设性的而不是霸道的美国,将是在亚洲受欢迎的客人!

  中美关系解决了,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

  印度没有单独挑战中国的能力。因此也无法阻挡中国成为印度洋国家!

  南海是中国内海,这是历史事实。只要美国不搅局,中国就可以通过谈判推动南海周边各国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个好主意;只要其它国家放弃侵犯中国主权的“小动作”,这个主意可以实行100年。

  关键,把21世纪定义为“两洋世纪”的中国,是需要以亚洲一体化为基础的。在一体化的亚洲,任何合作都将是突破边界限制的。只要“主权在我”这一条原则不受到挑战,合作发展就可以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与有关国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是有绝对的诚意和信心的。对此,青衫老祖坚信不疑。

  四、必须警惕美国的“内部颠覆”政策,着力防止“民粹主义”泛滥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一个蚂蚁洞可以毁掉一个坚固的大坝。这一点,美国牢记于心,实践于行,得心应手,屡试不爽。

  这一招,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乱而取之。先通过各种手段让敌国从内部乱起来,然后以“合法”理由军事介入,帮助敌国建立符合自己要求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体系,纳入自己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利比亚是最新例证;叙利亚正在抓紧复制。

  对付中国这样的国家,美国心存余悸。以中国实力和性格,美国目前尚缺乏直接实施军事入侵的勇气和能力。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和战略围堵的确有军事入侵的企图,目前之所以不敢具体实施,是在等一个条件和机会——那就是中国内部乱起来!围而不打、围而待乱,是美国目前的实际策略。

  因此,中国最大的忧患并非美国的军事围堵,而是内部会不会出大问题。在这方面,美国并没有闲着,而是努力通过外交、舆论、文化、交流等多种手段,激发和培植祸乱中国的内部力量。其中,一股最有可能成为“祸国先锋”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民粹主义。

  美国口头上讲的是“民主和人权”,实际上则是要激发中国的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很垃圾,也很可怕。它是打着民主政治的旗号奉行独裁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邪恶思潮和势力。民主的精髓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民粹主义则唯我独尊,以个人意志否定群体意志——这在许多国家成为政治动乱的根源。最近,青衫老祖与著名战略评论家龙凯锋先生有一次长谈,我们在许多方面有共同认识,一致认为警惕民粹主义泛滥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相信,只要中国内部不乱,美国就永远不会有对中国实施军事入侵的胆气;即使美国真的出了疯子,中国也可以同仇敌忾,把美国佬打回老家去!

  攘外必先安内。中国要把21世纪成功打造成中国的“两洋世纪”,确保内部的团结、稳定是必要条件和根本前提。这一点,青衫老祖同样坚信不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23 07:49 , Processed in 0.473267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