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231|回复: 0

贾也:骗子不够用——不是傻子太多,而是聪明人太多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3
发表于 2018-5-2 00:0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自欺又欺人
中国骗子多如牛毛,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上,无处不在,无所不至;骗术也五花八门,小则骗吃骗喝,大则窃国篡权。骗子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一套套理论著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杜骗新书》等等,这些书简直成为“国民教科书”,人人都在活学活用,以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极度扭曲——以能骗为荣,以被骗为耻。

于是乎,人人精于欺骗,不仅欺人,而且自欺。

至于骗子最多的地方,不言而喻,大家心知肚明。所谓“小官小骗,大官大骗,八仙过海,各显其骗”,这些人最会自欺欺人,时时扮演“两面人”的角色,总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你想想他们这样天天戴个面具,累不累啊?!可是他们自我陶醉,深信不疑,还乐此不疲。

骗子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自己欺骗自己,直到自己深信不疑,并视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话说自古以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注重的是言传身教,强调的是榜样的力量,“国以民为本”,而“民以吏为师”,骗子之所以如此横行,自然可见一斑。

对于自欺又欺人的社会风气,近代思想家严复一针见血地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当然,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元规则出现点问题:一方面是未建立起全民共识的契约化社会;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严重扭曲,崇尚物质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这样的社会元规则之下,人们笑贫不笑娼,同样也不笑骗,急功近利之下,人们相反认为能骗就 一种能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一个个骗局中长大的,被骗得越多,才成长得越快。与此同时,大家都在勤学苦练各自的骗术:小到骗长辈压岁钱,中到骗社保资金、大到骗国家补贴,有多少人是形成这样扭曲的价值观:“骗到就是赚到!”

说真的,现在骗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产物。就像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骗子就是为皇帝还有众大臣的需求而生的,而现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骗子,正是满足社会需求而生的:

有人想一夜暴富,骗子来了,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一一奉上。

有人想长命百岁,骗子来了,驴皮燕窝虫草药酒,统统呈上。

有人想投机取巧,骗子来了,假货假消息假证明,样样俱全。

骗子为谁而生?正是为你我而生的,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而生!

种种骗局并非骗子们设的,而是社会设计的。


二、聪明人太多
有人说,骗子太多归结于“傻子太多”。

这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我们这个智商严重过剩的民族最不缺就是“聪明人”了。

这些被骗的人恰恰正是“聪明人”,而骗子才会以“傻子”的模样来行骗的。说真的,你要想不被人骗,那就要把自己当成傻子!

就像目前各式互联网金融骗局,从泛亚、e租宝、中晋、大大宝、钱宝等等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难道是骗局越来越高明了?

不是的。

画皮没有那么美轮美奂,也没那么天衣无缝,套路依旧是老把戏——“庞氏骗局借新还旧”,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郁金香泡沫并无本质区别,但总有人前赴后继地去上当受骗啊!

那么,为何总有人争着抢着去上当受骗呢?仅仅是演绎“我为财死、鸟为食亡”吗?

这些人并不是傻,而是坏,还是很坏的那种。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了,具体的风险他们比谁都清楚,有的甚至对前几个骗局都复盘过的,知道崩盘是迟早的事,但自作聪明的他们看到了生财之道,往往抱着“博傻”的侥幸,总希望有人比自己更傻的,在高位时接自己的盘,好让自己全身而退,以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

也正因为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他们一直等待着所谓的最佳时机,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智商并不高级的骗子的帮凶,把这个骗局做到最大。

所以,上当受骗的人从来都不是傻子,非常有智商自信的,都是机关算尽的:不仅认为天上的馅饼会砸到自己,而且认为地下的陷阱永远会避开的,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胜率,自己就是上天眷顾的万里挑一的。他们总认为自己就是为这“博傻”游戏而生的,进退自如,永远不会是那最后一个傻子的!

人性的贪婪,几千年来一直都没多少变化的!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几千年来又是屡见不鲜,常演常新。这一切只说明一个道理:贪婪是魔鬼,自己作的孽最终只能自己扛!

等到这些聪明人发现自己上当了,又哭又闹,怨天尤人起来,要么怪政府为何不出手,要么怪政府出手太早,直到那里还自作聪明地打着如意算盘。这些被骗的人,与其说他们是“傻子”,倒不如自己也是“骗子”,他们心底就藏着一个“骗子”,而且也是正是他们养着“骗子”。他们巨大的存量才是滋养骗子的良好土壤。

因此,我从来都不同情这些所谓的受害者的!他们都是昧了良心的“聪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12-22 14:38 , Processed in 0.444482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