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建筑:ofo押金去哪了?
很早就有很多人说过,共享经济就是押金经济,甚至是集资骗局。但是预见并没有能扭转结局,在毫无外界监管的前提下,共享单车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倒掉,没有一个能把用户押金还清了再走。就连目前排了一千万长队的小黄车,创始人戴威也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押金一直都没动过,连增值保值的资本运作都没有做,一直在等待国家相关监管政策出来。”——红口白牙,字正腔圆,一张写满了诚信的年轻的脸……最后的结果是,谁信谁傻逼。
如果原封不动地躺在银行挣活期利息,怎么会出现一千万的长队?难道银行给巨额存款支取设置限额了么?那也不至于每天就能退几千人吧,这限额比支付宝还低?
谎言会瞬间令人失去耐心,昨天人民日报也发出锐评:《说没挪用是撒慌,包容不等于纵容》,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但情绪已经很激烈了。
Ofo肯定躲不过舆论的矛头,但是长期滞后的监管也不能躲开问责。至少在两年之前,共享单车的押金模式就已经引发大量质疑。
首先两年前年支付宝和微信等信用平台已经成型,解决信用风险完全不必要依靠押金,本身支付宝也接入了很多免押骑行的品牌,但是小黄车等部分厂商始终没有放弃押金模式。
自己拿着不敢动,只能一直坐等监管,这样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为何坚决不肯放弃?用脚指头想想就明白。
然而就连厂商都在“等待”的监管政策,始终没有出台。眼睁睁看着共享风口落幕,多少亿的押金,一家接一家打了水漂。
这是一种设计讨巧的集资模式。既往的非法集资,创始人很难全身而退,因为受害者金额不等,有些人几十万几百万地投,你跑了他们玩命,又跳楼又上媒体,最后肯定得把老板抓回来,还不上钱枪毙。
但是共享单车,每人就199或99,想多交也不行,玩得就是集腋成裘,总体规模极大,但对个人来说,维权动力非常有限,谁会为了199去拼命?
为什么共享单车玩了命扩大规模,免费月卡发了好几年,完全赔本赚吆喝的情况下展开恶性竞争……显然,很早就设计好了,不指着骑行费正常赚钱,赚的就是人头费,就是要扩大用户群,每人价值19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谋的就是不属于企业的这个押金。
这几十亿去哪了,是花在了造车,还是花在了分红,没有人能说得清,完全是一本外界毫无所知的糊涂账。但是目前来看,欠的押金规模远远比欠代工厂商的造车款要大,最大规模的资金,不知去向。
风口过后,谁是净损失者?投资人?有些投资人已经平安撤走了。即便最后打了水漂,对于风投机构来说,也是完全可接受的风险。如果破产清算,员工工资、国家税款,都排名靠前,是大概率能拿回来的。代工厂债务也是相对优先的,至少能拿得回来一部分。而无担保债权,也就是用户押金,几乎排在最末顺位,偏偏是最大金额,破产就破你了。
这个漏洞是很可怕的,我们大家都没猜到的结局,有可能是人家早早就设计好的。几十亿不会人间蒸发,也没有那么容易挥霍干净,它们只是被转移了。
虽然没有谁会为了百来块押金跳楼,但建议国家还是重视起来,几十亿的漏洞太大,其严重摧毁了互联网创业的质量和信心。
如果漏洞不封,形形色色的变相集资骗局将会充斥整个互联网创业圈。这笔钱来得太容易了,而且最后还不上,也没有人会被枪毙。毫无震慑,却获利惊人,绝对挡不住前仆后继。
目前兴起的什么0元购、充电宝、共享电助力车、共享汽车等等,全都在玩这一套,设计越来越精巧、隐蔽。这不是高科技,这是骗术。
即便根据现有法律,也是可以介入的。因为押金的性质很明确,挪用就是违法,有线索随时可以调查,随时可以抓。正如人民日报的锐评:包容不等于纵容。我们保护互联网创业的热情,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变成骗子的江湖。
页:
[1]